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皇墓 第124节 (第2/2页)
“你怎来得这么迟?”黄总督埋怨,“按信里说的,十日之前就该到了。” “哈哈,难得出门,就想到处走走看看。” 黄总督引着他往里走:“你这回来江南是为着什么事?” 黄昌元微微一笑,顺手关上门,挂上插销。 “咯噔”一声。 黄总督汗毛都竖起来了,盯着他看,咽下一口口水:“昌元,你可得喊我一声二伯,你是斯文人,总学过尊敬长辈吧。” 黄昌元温柔唤道:“二伯。” 他上前一步。 黄总督后退一步。 “二伯,黄家挑漕运总督这个位置,就是为了钱。”黄昌元望着他笑,长身玉立,姿态优雅,“我当年提醒过你,贪钱是小事,你坐在这个位置上不用客气,多拿点钱皇上也能多放心,不过,千万别掺和进那些不知深浅的政斗,还记得吗?” 黄总督点点头,摊手否认:“我什么都没干。” 卢谦在的时候,事儿都扔给他;等姓卢的死了,章响就来了,也不用他费神。 他两耳不闻窗外事,偷得浮生半日闲。 突然,黄总督脑中一道灵光闪过,他想起来什么,脸色一僵,尴尬地去看这位大侄子。 黄昌元微微一笑:“那怎么有人告状告到老宅来了?” “我……不是……”黄总督努力想辩解的词儿,他也是没办法啊,永安手上抓着他的把柄,他觉得有章响挡在前面没关系,他就在后头划划水而已。况且他堂堂二品大员,连对下属发号施令都不行了?划划水怎么了? 黄昌元神色温和,说话也是不疾不徐:“二伯,你什么时候变成永安的爪牙了?” 黄总督那张老脸彻底挂不住了。 黄昌元赶路赶了这么久,说话说得口也干了。他处之泰然走到桌案旁,坐姿端正而放松,骨节分明的手指捏住杯沿,轻抿一口,细细品味。 他喝茶几乎不发出声音,姿态礼仪无可挑剔。 屋子里静得厉害。 黄总督一声不吭地坐到他对面,心里七上八下的,脸上努力维持长辈的威严,“那你说吧,接下来怎么做?” 黄昌元放下茶盏,好整以暇插手入袖:“什么都不用做。” 这答案出乎意外,黄总督扬眉问道:“那永安那里?” “呵。”黄昌元勾唇一笑,“她的逍遥日子也该到头了。” 他拿出手,竖起三根手指,神色高深莫测:“不出三日,必有人来收拾这个小霸王。” 第111章 “郡主,你该回京了。…… 公主别院门前,元青风尘仆仆地赶到。 守门的侍卫都认识他,知道连郡主见他都得称一声“师兄”。他们不敢拿大,立刻毕恭毕敬将他请进去。 元青走在小石子路上,周围景色虽美,他却无心多看一眼。 章知府之死疑团重重,他虽不懂朝政,但直觉告诉他凶手不是红花教余孽。 张天离开时,几乎带走所有人,即便有余孽留在凤阳,他们首先要做的也是逃离这儿去与张天汇合,而不是暗杀一个朝廷命官。 更何况,与张天仇怨最大的不是章知府。 而是永安郡主。 如果还有张天余党在这里,下一个危险的就是永安。 元青心里沉甸甸的,跨进门槛,迎面就是一张大大的笑脸,明艳灿烂,她眼睛里仿佛盛了光,跨步走上前来,“师兄。” 屋里没有其他人,侍女们都有眼色地退下去,只余他们二人。 杜平拉着他坐下,亲自斟茶递过去,笑道:“你怎么来了?城外可有不顺之事?” 元青深深看她一眼,眉头微锁,语气不太开心:“你瘦了。” 她瘦了好多,本来面颊圆润,如今脸上的rou都少了许多。 下巴尖尖的,显得眼睛更大。 杜平眨眨眼,下意识去摸自己的脸:“是吗?”随即笑道,“可能是最近太忙了,师兄不用担心,等秋收结束后空闲些,我会养回来的。” 元青无奈地接过茶水,低头喝一口。 一开始还会提醒她身份有别,不用叫他师兄,不用如此招待,可她每回嘴上应得好好的,一转身就全忘光,半点郡主的架子都不摆,一如当初在灵佛寺般相处。 元青嘴角偷偷翘起,得她如此相待,他心底深处其实是高兴的。 “茯苓的医馆怎么样了?城外的屋子都建差不多了吧?” “放心,一切都好。”元青放下茶盏,“我这次过来,是想来祭拜章知府,顺便问问你其中可有内情。” 杜平神情一滞,笑容都僵硬在脸上。 元青自然没错过她的神色变化,还放在茶盏上的手指紧了紧,注视她双眸,“你知道些什么?章大人的死另有隐情?” 杜平闭紧嘴,不说话。 元青盯着继续问:“跟你有关?” 杜平移开眼,望向窗外,还是沉默。 元青看她:“你在心虚?” 杜平差点一口气上不来,回头狠狠瞪一眼。她脸上明明白白写着“不开心”三字,可嘴巴还是紧紧闭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