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 第81节 (第3/3页)
要把刚才的编号告诉图书管理员,再把借书证给对方,对方就帮你把书拿过来。 图书馆的管理员那也是好职业,鼻子朝天,并不会有太多耐心,所以这个时候就得看人眼色,万一管理员说这本书借出去了没找到,那你也没法儿。 顾舜华看着前面一位并没有借到自己想要的书,就有些担心了,可别自己要的这两本没有。 不过担心倒是多余的,她交了借书证,又说了编号后,图书馆管理员交上去编号,很快,传送带就把书从书库传出来了。 后面还有人排队,她走到一边,翻阅过,然而看过后,只有失望。 这两本书,都是泛泛而谈,里面记载的也不过是一些寻常做菜的门道,这种书,别说她了,玉花台随便一个学徒都没看的必要,这就是给普通人家做菜时随便看看的。 这一下,她真是失望极了。 翻了这么久,找了两本没用的,她还得去排队还书。 她沮丧地耷拉着脑袋,认命地过去排队,谁知道这时候,就有人在她耳边问:“顾同志,你也来借书?” 顾舜华看过去,竟然是严崇礼。 她忙对严崇礼笑了笑:“严教授,你也在啊,吃了吗?” 说完后,她才意识到不对,说什么吃了吗,你当这是大杂院里吗,她怎么就不知道来一个有档次的打招呼? 严崇礼却不以为意:“吃了,你呢?” 顾舜华点头:“嗯,也吃了。” 这可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话题,把这满室书香都熏出火锅味儿来了吧。 严崇礼看向顾舜华手里的书:“顾同志,你借了什么书?” 顾舜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谦虚地道:“我又不是什么文化人,平时不怎么看书,只是这次我们单位要举办一个内部报纸刊物,说是让我们厨师踊跃报名写一篇关于吃的文章,我们单位根本没人肯写。你也知道,当厨子的,哪有什么学问,让他们写字这是逼死人,最后把我推出来了,我其实也不行,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严崇礼明白了:“顾同志是想找一些饮食方面的书来做参考学习下?” 顾舜华:“是,不过这两本都不行,里面根本没讲多少东西。” 严崇礼:“那你想要什么样的?我经常来这个图书馆,很熟悉,我帮您参谋参谋。” 顾舜华便笑了:“那敢情好,严同志,我想要一本关于清酱rou方面的书,关于这方面历史文化起源之类的介绍。” 严崇礼:“清酱rou?” 顾舜华便描述道:“对,就是解放前老北京的一种腌rou,当时还挺有名的,不过日伪时候,就没怎么见过,到了解放后,就绝了,市面上也看不到了。” 严崇礼想了想:“故都rou味比江南,清酱腌成亦美甘;火腿金华广东腊,堪为鼎足共称三,这首诗,说的应该就是你口中的清酱rou了。” 顾舜华听了这首诗,喜出望外:“对对对对,就是说的这个,严教授,你在哪儿看到这首诗的,这首诗写得真好!” 她已经琢磨明白这件事了,她的文章,就得冲着这个味儿来,要把清酱rou提到解放前老北京传统上去,要往文化上面靠,那才能让大家认这个东西,才能有更多人捧场,也就能把这绝了的清酱rou传承下去,不然,就那么麻烦的制作过程,早晚得绝了。 她最需要这么一首诗了! 严崇礼看顾舜华那眉飞色舞的劲儿,笑了:“顾同志,这首诗,我应该是很早前看过,那本书应该是叫《古都美食百咏》,不过图书馆中应该很难找到了,是以前的书了。” 顾舜华听了,有些失望:“这样啊。” 说着,她下意识看向一楼选书区,还是希望过去找找,没准儿就有呢。 严崇礼:“这种解放前的北平名吃,不一定只这本书记载过,其它文人墨客应该也有写过,我们可以多翻翻,我过去帮你一起找吧。” 顾舜华:“那怎么好意思,严教授,你忙,我自己过去找就行。” 严崇礼却不由分说,陪着她下楼了,到了楼下,两个人重新排队,找了一番,不过显然并没有这本书。 顾舜华:“没找到这本书,不过有严教授这首诗,我觉得也不错,我可以用上。” 严崇礼却道:“我想起来了,顾同志,你可以看看梁先生的书,那是民国的大学问家,我记得他的一些笔记中好像有相关的记载,兴许能写有这个。” 顾舜华眼睛顿时亮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