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页 (第2/2页)
纸。 林绣顺着他的眼神看去,密密麻麻全是字,许是别人写的批注。 江霁容饶有兴味地展开纸。 开篇引经据典,东拉西扯,简直不知所云。他耐着性子扫下去,眼神却在最后一行小字处凝滞了。 字字情真意切,与上文的规矩严整相比,简直像是换了个人写。连笔锋转圜处都仿佛含了情般柔滑舒展。 他挑眉问道,“姑娘可看过这纸上内容?” 林绣摇头,“书是别人赠的,我还没发现这批注呢。”想也是方俊那个爱书如命的,认认真真写了读后感小作文夹在书里。 他重新折起信纸,放回书页中,若有所思道, “疏漏众多,其实不看也罢。” ---- 汤温rou熟,正好适口。 饮过节瓜眉豆老鸡汤,众人纷纷嚷甘甜味美,连江大人都破天荒喝了两碗。 林绣颇遗憾地摇头,你们古人还是见识太少,明天定好好露一手。 于是第二日,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朝食热腾腾地呈了上来。 新熟炉饼,面脆油香,咬在口中咯吱作响。再就上新腌的水咸菜,挖一勺连着壳齐分六瓣的天青色咸鸭蛋,可谓快哉。 光有干粮小菜当然不行,要有汤才算舒服。 豆子浸泡一夜,鼓鼓涨涨,白胖可爱。挑了浮起的瘪豆壳,林绣在一旁烙饼,托赵大娘用石碾磨成豆浆。这道程序极费工夫,换了两个人接替着才磨完。 又经细眼筛子滤了一遍,加一把砂糖,尝来更浓酽细腻。沿着碗边轻吮,甜滋滋的又香又滑,一时只剩呲呲吸溜声。 林绣送上餐点时偷偷观察发现,只有江大人还保持着文雅的吃相,慢慢悠悠啃着炉饼。 护卫们几人围坐,添了一碗又一碗豆浆喝。见她走过来,有人笑着奉承道,“林小娘的手艺啊,比起今耀楼的都不差。” 她弯弯嘴角,又有点惆怅。什么时候才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酒楼呢。 “绣jiejie,还有吗?”桃枝擦擦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林绣环顾一圈,点点她的脑袋,“不急不急,省着点肚子用午饭。” 原本普通老百姓家里一日只两餐,上午九点饔食,下午四点飧食。时至今日,生活水平提高,京中大多数人家都逐渐适应了一日三顿,朝食、昼食、夕食的生活。 她摸摸下巴,个个晨起就吃这么撑,一会昼食还用得下吗。 ---- 两个时辰后,林绣报菜名似的指挥着仆从们上菜。 清参蹄髈、玉兰焖笋、蜜渍猪脯、生煎口蘑、羊肚儿羹、莴苣虾仁以及南瓜乳鸽炖盅,依次端上餐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