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觉醒_第七二回 灵活应变克时艰 教条主义招失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二回 灵活应变克时艰 教条主义招失败( (第3/3页)

、“必要时可以互相借路”等五项协议;为后来大转移时顺利突破敌军防线开辟了一条通道。

    六月下旬,毛泽东接到紧急通知,返回瑞金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由博古主持,着重讨论红军在作战不利形势下的对策。毛泽东发言时提出:“内线不利,应主动转移到外线作战。”会议没有接受毛泽东的主张,只是决定派遣红七军团六千人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派遣红六军团去湖南中部开展游击战争,试图用这两支部队转移敌人的视线。然而,实施的结果很不理想,由于转到外线的兵力过于单薄,并未起到调动敌人,减轻苏区压力之作用。

    此时,蒋介石指挥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步步为营,向中央根据地腹部节节推进。敌人的飞机频繁地对瑞金实施轰炸,局势越来越紧张。尽管博古、李德逼着红军指战员用血rou之躯和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硬拼,但却无法改变失败的大局。

    到了九月,除南线无战事外,北线、东线均被敌人突破,西线也岌岌可危。打破敌人的围剿已不可能,只剩下战略转移这一条路可走。毛泽东无权指挥红军,但却密切关注着苏区的战局。形势日渐险恶,使他心急如焚,加之劳累过度,又一次病倒,疟疾复发,高烧不退,眼眶深陷,面容消瘦。当此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顾不上休息,强拖病体,多次与周恩来会谈,密商红军的出路。谈话间,毛泽东自报奋勇,要求到赣南去视察,为红军转移选择突破口。得到周恩来的支持后,毛泽东带上秘书、医生和警卫班迅速赶到于都,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敌情,为中央红军实施大转移确定了路线;并立即电告周恩来。

    其时,博古、李德等人秘密决定了红军转移的日期,并想把毛泽东留在苏区。周恩来坚决反对道:“毛泽东同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在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红军大转移,岂能连自己的国家主席都不要?”博古、李德无言以对,才勉强答应让毛泽东一道随部队转移。

    1934年10月10日夜,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人员,共八万六千多人,从瑞金、长汀、于都等地分头出发,被迫进行长征。

    数日后,毛泽东在于都县城召开省、县、区三级干部会议,安排善后工作。他一边吃药,一边分析道:“敌人此次进攻苏区,采用的是堡垒政策,一直打到我们中央苏区门口,企图断水捉鱼,全部消灭红军。我们红军主力部队要冲破敌人的封锁线,到敌人后方去,打击和消灭敌人。”他叮咛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同志道:“你们留在苏区,要团结人民,开展游击战争。你们不要怕,不要认为红军主力部队走了,革命就失败了。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困难,要看到革命是大有希望的,红军一定会回来的。”

    10月18日下午,秋雨淅淅,阴霾重重。最后一批转移的红军队伍撤出于都,在风雨中匆匆穿行。毛泽东安排好各项工作后,带上警卫员离开于都县政府,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征程。一大群留守干部簇拥在毛泽东周围,依依不舍,含泪相送。街道边、大路旁、于都河畔,无数的乡亲们,扶老携幼,顶风冒雨,向自己爱戴的领袖、向远行的红军战士频频挥手,脉脉含情。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风萧萧,雨蒙蒙,敌军围困万千重,红军突围要远征。山蓝蓝,水清清,难割难舍根据地,生死相依九年整。情切切,意nongnong,父母妻子牵衣送,千言万语细叮咛。心雄雄,志耿耿,艰难险阻踩脚下,惟盼革命早成功。

    毛泽东站在河畔,眼望着情真意切的苏区乡亲,不由得热泪盈眶,挥手告别道:“乡亲们,不要再送了。你们要相信我,我毛泽东一定会打回来的。”这才是:为念乡亲情意重,革命一定要成功。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