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四回 张作霖魂断皇姑 国民党统一中国( (第2/3页)
”,称:“党国存亡,主义成败,人民祸福,同志荣辱,在此一战。全军将士,万众一心,严守纪律,服从命令,不惜牺牲,竭尽责任。实行三民主义,努力救国救民,以慰总理在天之灵。”同日,蒋介石下达了作战动员令;号称“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重新开始。 誓师大会后,为了拉拢冯玉祥,蒋介石亲赴郑州检阅了西北军。在冯部老将马福祥的建议下,蒋介石与冯玉祥互换庚帖,义结金兰。蒋介石给冯玉祥的帖子称:“安危共杖,甘苦同尝,海枯石烂,死生不渝。”冯玉祥给蒋介石的帖子称:“结盟真意,是为主义,碎尸万段,在所不计。”二人换帖后,焚香叩拜,共同起誓:“同心同德,生死与共。”接着,蒋介石一声:“大哥——。”直叫得冯玉祥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口称:“贤弟——。”二人相约,携手奋斗,共同完成北伐大业。 当是时,张作霖的“安国军”号称百万,实际只有六十万人马;对京汉路、津浦路取攻势防御,对正太路、鲁西、大名一带取攻势。国民革命军方面共有四个方面军,参战部队计七十万人,亦号称百万。其中,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约二十九万人,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约三十一万人,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约十五万人,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第四集团军约二十四万人。蒋介石的总战略部署是:何应钦任总参谋长留守南京,蒋介石督率第一集团军由津浦线北进;冯玉祥率第二集团军沿京汉线北进;阎锡山率第三集团军出击京绥线,最后会师北京。李宗仁、白崇禧的第四集团军驻守长江以南,以巩固后方。 战争开始后,第一集团军顺利攻取台儿庄、韩庄;其作战的主要对象是张宗昌的鲁军。鲁军虽有六万多人,但多系土匪改编而成,且其精锐早已被冯玉祥在河南战役中基本歼灭,余部士气极为低落。其前线总指挥许锟躲在天津租界吃喝玩乐,不肯到位。面对蒋介石大军的猛烈进攻,张宗昌为保存实力,下令鲁军总撤退。鲁军败逃后,将孙传芳部暴露在蒋军和冯军的夹击之中。孙传芳部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在混战中节节败退。冯玉祥部接连攻克济宁、兖州;蒋介石部从鲁南北上,与冯部会师于泰安。蒋、冯在泰安会晤后,命令各路人马向济南发起进攻。孙传芳闻讯,自知济南孤城难守,带领残兵败将弃城北逃。 5月1日,蒋军陈调元、刘峙、顾祝同部相继开进济南;蒋介石亦随即由泰安抵达济南。 蒋介石进入济南,在山东省督办公署设立总司令部,随即抚绥军民,召开军长以上将领会议,任命方振武为济南卫戍司令,负责维持地方治安。是夜,蒋介石向南京政府及各路军政要员发电告捷,并称:“济南大捷后,仍当督率各军迅速追歼残敌,务于最短期间完成北伐。” 次日中午,日本驻济南总领事西田和宪兵司令小泉共同拜会蒋介石,声称:“日军将从济南撤走,故特来辞行。”蒋介石以礼相待,亲自送行。不料,西田和小泉出城后,赶到日军司令部,立即背信弃义,命令日军发起挑衅,向城中疯狂开炮,并出动军队肆意屠杀居民。城中军民毫无防范,顿时死伤累累,惨不忍睹。顾祝同部遭到重创,被迫进行抵抗。 蒋介石眼见日军蛮横无理,蓄意挑衅,却下令中国军队不准还击,并要求各部一律撤出城外。蒋介石把司令部匆忙迁到城外的党家庄车站,电邀冯玉祥速来会商军务。同时,蒋介石派出外交部长黄郛赴日军司令部交涉,被日军师团长福田下令扣押。 3日,日军公然违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