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桶 第两百二十九碗 千桌盛宴犒赏三军 汴 (第3/4页)
战绩。本王原以来,远征军此去,战略意义大于实际作用,也就是去示示威,让女真人知道我们的铁骑也能纵横草原。可实在没想到,韩毅居然给本王带回来如此厚重的礼物。” “呵呵,王上,这话可不全对。韩毅再能干,你如果不肯用他,他照样在京城作着闲官。如果不是你大胆改革军制,重视骑兵建设,设立造办局研发新装备,军队的战斗力又怎么能上去?归根到底,还是王上的功劳。”耶律南仙笑道。 王钰好像很高兴,但片刻之后,正色道:“话不是这么说,本王不过就是作作决策,大的方向上指点一二,真正干实事的,还是人家韩毅这样的官员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不过就是个光杆王爷,什么事也成不了。唉,感谢上苍啊,中华从来不缺杰出的人才,每当民族危难之际,数不清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王钰这是有感而发,从前,他认为,古人就是很愚昧,很顽固,很保守,木头一样。可直到他来到大宋,才发现,中华的先祖们,足以让后代儿孙感到骄傲和自豪。如今的他,虽然身居高位,大权在握,可有时候,他真的为自己是中华的一分子而感到光荣。 “王上,二夫人,王公公来了。”王府大总管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让他进来吧。”耶律南仙叫道。 门口,宫里的一把手,内侍省都知王欢快步入内,对二人一拜,口中殷勤叫道:“侄儿给王上请安,给姨娘请安。” “嗯,起来吧,太后和圣上怎么说?”耶律南仙问道。 王欢面露难色,偷偷打量了王钰一眼,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回王上,姨娘,太后说,圣上年幼,今日又是鱼龙混杂,还是不要让圣上出面的好。还说,她是妇道人家,也不便出席,一切请王上主持就好。” 耶律南仙还有来得及回话,就听王钰不满的问道:“太后什么意思?谁是鱼,谁是龙?不来拉倒!皇叔摄政王怎么说的?” “福王倒是已经在准备了,稍后便赶到御街会合。”王欢感觉到了叔父的怒意,说话也倍加小心。 王钰听罢,脸色稍稍和缓,点头道:“行了,王欢,你不用回宫了,随本王一起出城。” 大内 华安宫 大宋皇帝赵允同正坐在地上,大声的嚎哭,不时的乱踢着脚,洪亮的哭声,响彻整个宫殿。他的面前,两位皇太后束手无策,蔡太后盯着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就要去!就要去!呜呜……朕就是要去!王欢说了,城外几十万人呢,呜呜……” 朱太后是先帝的正妻,一直本本分分,从不过问朝政,王钰对她也很尊重。在朝野内外,这个女人广有贤名。 “皇儿,你是一国之君,可不能耍孩童脾气,快起来,啊,不哭了。”上前搂着赵允同,朱太后柔声安慰道。 “让朕去,朕就不哭,相父在等着朕呢,呜呜……”赵允同仍旧不依不饶,一张脸哭得跟大花猫似的。朱太后一时没有主意,起身看着蔡太后。 “jiejie别管他!让他哭个够!”蔡太后余怒未消,大声喝道。 就在这时,忽听外面一声高喝:“皇叔摄政王到!”话音方落,便见赵颉急步入内,见到朱太后在场,他似乎有些迟疑,但还是上前拜见。 “臣赵颉,拜见两宫皇太后,拜见陛下。” “福王不必多礼,怎么,你没去城外出席么?”朱太后问道。 “呃,臣本来已在御街集结,还迟迟不见圣上驾到,是以……”语至此处,他目光落到在地上挣扎嚎哭的皇帝身上。 一时沉默,几个人都不说话,朱太后微微叹了口气,对赵颉言道:“劳烦福王向靖王转达一声,就说本宫身体不适,就不去了,请他代为向远征归来的勇士们致意。”说罢,十分知趣的离开了华安宫。 朱太后前脚一走,赵颉立即几个大步上前,语气焦急的问道:“太后,您怎么能不去呢?” “本宫为什么要去?韩毅这贼臣,早年临阵倒戈,欺君罔上,与王钰是同路货!他如今打了胜仗回来,王钰替他接风洗尘,那是他们的事,我娘俩又何必跑去替人家助威?”蔡太后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 赵颉一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