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碗 王钰亮剑 (第6/6页)
不要擅自行动。可恨这愚才,竟然冒天大的风险,与宿元景一道,作出这等荒唐的事情来。如今天下舆论,都把矛头对准了自己,今天踏进这资政殿,不知还有没有命回去。 梁师成,宿元景二人,已经在殿中央伏地请罪,王钰坐在旁边,目不斜视。 “臣,蔡京,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蔡京推金山,倒玉柱,大礼参拜。殿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迟迟不见天子叫平身。 赵桓端坐于金殿之上,暗忖眼下局势。梁师成伙合宿元景,擅自调动兵马,残酷镇压太学生,这两人的脑袋,是不能留了,这也正合太上皇的意思。太学生们泣血上奏,称蔡京,童贯,梁师成,李彦,朱缅,王黼为大宋六贼,请求诛杀此六人,以谢天下。 何不顺应民意,将这六人斩首抄家,蔡京一党,从此轰然倒塌。只是,童贯是王钰岳父,又是枢密院最高长官,管着全国的军务。若是动他,恐怕会惹急王钰。现在王小宝在国内民望甚高,南府军虽然表面上由副指挥使韩毅林冲二人掌管,但实至上,军中全是王钰嫡系,韩毅已经被架空,事情很棘手啊。童贯不能动,其他五人命该如此。 “蔡京,你知罪么?”赵桓轻声问道。 蔡京跪伏在地,连连叩头道:“臣自踏入仕途来,勤于政务,难免有纰漏不周之处。但臣非圣贤,岂能无过?眼下天下舆论,皆将矛头对准微臣,个中苦楚,还望圣上明察。” 赵桓冷哼一声,不再理会,转向王钰问道:“王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回圣上,此次太学生激于义愤,联名上奏。这是学生们忠心爱国的表现,应该给予嘉奖。梁师成,宿元景二人,擅自调动禁军,血腥镇压,其罪当诛,不容置疑。但太学生们所言六贼之事,臣认为,就算此六人有罪,也当按照律法,详加查明才是。切不可因片面之词,而妄杀重臣。蔡相为官多年,劳苦功高,就如他所言,难免有纰漏不周之处。请陛下念在他往日功劳上,从轻发落为宜。” 果然不出蔡京所料,王钰还真为他说话了。梁师成听到此处,悔恨交加。若是听从公相之言,也不至有今日之祸,悔之晚矣。 赵桓听罢王钰陈述,突然笑道:“天下传言,蔡相与王相不合,朕今日看到,似乎传言有误?” 王钰镇定自若,回奏道:“坊间传言,不可尽信。臣与蔡相,或许政见不合,但都是同朝为官,共理国事,理应仗义执言。” 赵桓倒有些为难了,王钰都开始替蔡京说话,如果自己就此处斩他,王钰若察觉到危险,恐怕会铤而走险,反而不妙。 可眼下四海之内,舆情鼎沸,若不法办蔡京,失去这个机会,岂不可惜?也罢,留下他一条老命,量他也兴不起风浪来。 “传旨,将蔡京削去爵位,贬为庶民,在家待罪,不得出府半步。梁师成,宿元景二人,罪大恶极,不容宽恕,交由大理寺按律问罪。王钰处事果断,迅速平息事端,功劳卓著,容日后再行封赏。” 大宋靖康三年年末,权倾一时的蔡京倒台,被皇帝赵桓贬为庶民,在家待罪。梁师成,宿元景二人,因擅自调动军队,镇压学生,被大理寺按律处以极刑。而六贼中,除童贯外,或被贬谪,或被流放。这些祸乱国家多年的jian臣,都遭到了报应。消息传出,四海欢腾。民间奔走呼告,鞭炮声响彻通宵。百姓们都在庆祝一代jian相,从此倒台,不能再为祸国家。 可他们不明白,一个国家的兴亡,岂是一两个jian臣所能左右的?哪怕是倒了一个蔡京,又能说明什么?根源,还是在皇帝身上。 事后,赵桓将左仆射的职权,暂时交由八贤王掌管。至于其他空缺,都安排了自己的亲信接任。惟独殿前司太尉一职,迟迟没有定下。 御街惨案发生后,王钰领头,中书省在获得皇帝肯定后,下发公书。赞扬太学生忠心为国,对死伤的学生,从优抚恤。王钰为给天下学子留下一个榜样,上奏赵佶,开启了中原历史上的一个先例。将御街事件发生的十二月初二,定为大宋学子的节日,永远纪念。 王钰此举,是要买尽天下士子文人的心。中国历史上,学生们向来是爱国的,也是关心国事的。以陈东为首的大宋太学生就已经开了先河,再有后来清朝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还有王钰熟知的五四运动,都是学生爱国的代表。 王钰变法,已经获得了天下“工商”两个阶层的民心。眼下,又被大宋士大夫阶层视为领袖人物。则封建时代“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中,支持王钰的,大有人在。 靖康三年的大宋,处在急剧的变动之中,这场角逐中,鹿死谁手,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