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_第二十三章 欲征长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欲征长社 (第1/2页)

    好歹把砖头糊弄过去了,午饭后,砖头像小鸡啄米一般脑袋一栽一栽的打起了瞌睡。

    看弟弟困的要命的样子,李孟羲带弟弟回到了自己的军帐之中。

    叠的好好的被子被人动过了,被面有褶皱的痕迹,李孟羲心思敏锐,一下就察觉到了这点异常。

    谁来过来了?李孟羲疑惑。

    李孟羲要把被子拆开,准备铺好睡觉,砖头不乐意了,非要说不盖被子也可以睡觉。

    “你这家伙。”李孟羲笑着轻轻拍了弟弟一巴掌,“先拆开嘛,等你睡好了,二哥再帮你叠好。”

    这样一说,砖头终于舍得把豆腐块拆开了。

    把弟弟哄睡着之后,李孟羲把被子轻轻给弟弟掖好,轻手轻脚的离开了。

    李孟羲还有好多事要做,比如,昨日刘备说的小甲,到底是什么甲,还未来得及弄清楚。

    从大兴山之战结束到今日,不过两天而已。

    刘关张三人在中军帐商讨军情,请了李孟羲前来议事。

    李孟羲差点就露馅了。

    刘备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黄巾,是向东向南向西还是向北,李孟羲茫然摇头。

    “向北是哪?”李孟羲皱眉问到。

    这个问题问的,就像问一加一等于几一样,很常识性的问题啊。

    刘备和关羽相视一眼,诧异万分。

    这问题似乎不该从军师口中问出。

    无他,能看破天下大势之人,必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之人,不该连一州郡县分布都不知道。

    “今我军在涿郡境内,北为上谷郡。”

    上谷是哪,李孟羲想了又想,不知道。

    “向南呢?”李孟羲又问。

    “南为河间。”

    河间是哪,李孟羲还是不知。

    “向西?”于是再问。

    “向西为中山郡。”

    中山。此地名倒是熟悉,古代所说的中山国,应该就是这里。

    “向东呢?”

    “东北为广阳。”

    东南西北问了一通,然而,李孟羲越问越迷茫了。

    东汉末年的地名与两千年后地名迥异,不仅地名,两千年之久,地形也是天差地别的。

    别的不说,后世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现今还是大片的森林,水土丰茂。

    “孟羲可有见教?”刘备不因李孟羲年幼而轻视于他,认真请教。

    “说来惭愧,某不通地理,因此,无有见教。”李孟羲说的坦荡,刘备和关羽相视一眼,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无奈。

    李孟羲前日说过,他不通兵事,来日需多多讨教。

    当时刘备以为是李孟羲自谦之词,今日看来,李孟羲当真对地理一概不知。

    虽有些失望,倒也正常。

    人家说过了不通兵事,何苦强求别人出谋划策。

    自家小军师长于时势,却拙于军略,刘备也不再强求,转而和二弟商讨兵机去了。

    李孟羲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听着,也不打搅。

    “玄德公,长社在哪?”李孟羲突然发问。

    “长社?”刘备抬头,疑惑的看着李孟羲,“长社……在……二弟?”

    刘备思索片刻,一时想不起来长社到底在哪,转而去问关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