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页 (第2/2页)
么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他还将信将疑,觉得大家是不是都上过学,没想到大家哈哈大笑。 “上啥学啊,几年前,我们都还是文盲呢,我们这些知识啊,还要从一台电视机说起。” 董海洋听完都不得不惊叹,姜迎春这是凭一己之力,给自己的工厂,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啊。 可更让他惊叹的,还在后面。 因为他还不熟悉这边的人,迎来送往,都是周爱国带着他。 镇上一些个体户赶着自己开门营业,来的都很早,继他们之后,一直到八点,都挺冷清,董海洋还以为就这样了。 没想到八点一过,现场顿时热闹了起来。 “这个是派出所所长,亲自给迎春发过‘公安好帮手’的锦旗”,周爱国低声给董海洋介绍一声,就笑着迎上去,“所长,您过来了,感谢感谢,快请里面坐。” “这个是国营饭店的领导,和迎春签了长期合同。” “这个是供销社社长,是当初第一个订购咱们琪玛酥的。” “这个是春天布料的老板,咱们服装厂所有的布料,都从她手里进货,合作关系很牢固。” “这是中邑县报社社长,多次采访报道过姜迎春和我们万家村。” “这个是镇长,给迎春颁发过‘模范带头人’的称号。” 董海洋看着一个个来客,有些懵了。 这些人,周爱国还能说上几句话,可后来的,就不行了。 特别是等中邑县县长陈志朋一到,原本已经请到会堂休息的人,全都出来了。 “大家不用紧张啊,现在我们没有这个上下级的关系啊,我们的身份,都算是姜迎春同志的朋友,大家随意坐,随意坐。” 陈志朋身边跟着陈默,陈默环视一周,问,“迎春呢?” 陈默曾经到过万家村找过姜迎春,不少人都见过他,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是县长的儿子。 周爱国几人倒是早就知道了,他算着时间,“迎春一早就去宣城接人去了,算着时间,也该来了。” 话音刚落,一阵汽车鸣笛声传过来。 大家回头一看,三辆汽车相继停下。 姜迎春从第一辆车上下来,紧着着,莫忍冬和莫怀宇从第二辆车下来,纷纷开门,把宣大的校长和几个老师一一请下来。 第三辆车上,几个老板模样的人自动下了车。 一见到老师,陈默自动上前,帮着姜迎春招呼。 姜迎春笑着和陈志朋握手,“陈县长,您来了。” 她对陈志朋,心底有份特殊的感情,当初建工厂的这块地,要不是有陈志朋的帮助,根本不可能这么顺利。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