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页 (第1/2页)
最后,她拿起贺如诗盖做的那个样本,“这个气泡需要赶一下。” 她拿起镊子,轻轻启开盖玻片。 “要注意,这种切片,一定不要把盖玻片全部启开,这样会影响细胞的完整度,完全开启,液体石蜡之间的张力会让细胞破损,就需要重新制片。” 姜迎春拿着镊子,顺着抬起的盖玻片,轻微小幅挪动,气泡顺着她的动作,慢慢移动到了边缘,她捏起滤纸一角,轻轻一吸,气泡就出来了。 随着最后一个样品在显微镜下完成观察,姜迎春的最后一张细胞图也完成了。 她从第一张翻到第六张,逐一对比。 “目前来看,第四个样品和第六个样本的玉米胚芽细胞最好,这代表这两个品种目前的玉米胚芽占比最高,玉米营养最为丰富,那么下一步,我们……” 她习惯性的抬头扫视一圈,就要说下一步计划。 突然顿了顿。 这,并不是她上辈子的实验室。 怪不得,显微镜会那么难用,放大倍数那么低,就像一个老古董,她刚刚太投入,竟然有些忘我了。 果然,她心底,还是最喜欢在实验室进行研究。 “下一步怎么做,迎春?”李为民看向姜迎春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会发光的金子。 他实在是没想到,姜迎春是这么个有理论又有基础的人才啊。 姜迎春心底轻轻叹了一口气,面色不变,“李老师,如果这是两个不同品种,下一步,四号做母系,六号做父系,可以进行新的杂交实验了。” “好!”李为民忍不住轻喝了一声,结果姜迎春的草绘细胞,忍不住又连声说好。 “我老李,算是后继有人了。” 几个围观的同学,这才回神。 ‘不可能’是他们心底唯一的想法。 怎么可能呢,一个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听说还是一个农村女孩,怎么能做到呢。 那熟练的cao作技术,游走在草稿纸上的节奏,他们有些跟了老师两年,天天泡实验室的,都做不到。 “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其中一个男生低低叹息了一声。 李为民正细细看着姜迎春的草绘图,闻言点头,“这回知道了吧,我让迎春来,可真是来对了,你们谁还不服。” 姜迎春失笑,您这话,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果然,贺如诗面上更气了,不过其他同学倒是真的服了。 “姜迎春同学,欢迎你加入我们实验室。” “嗯,下次你做样本,我能不能跟着你学习一下,我老是做不好。” “有你加入,我们肯定能更快出结果。” 李为民没关注几个学生,听着这话点头,“嗯,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