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页 (第2/2页)
“哎呦,你这块rou,选的可真好,肥rou多!” “你这个也不错,你选了什么点心?” “两包琪玛酥,两包蜜薯条,拿着两包我走娘家,剩下的,也不省着了,过年就吃了!” “哎,你奖金怎么这么高,比我多一块呢。” “迎春说,我干活认真仔细,多奖励的。” “你看村长嫂子和文兰,是领头的,奖金顶咱们两三个月了。” 她们这激动的心,简直无以言表。 围观群众都傻眼了。 “这,这就是真正的天上掉馅饼啊。” “过年啥都不用买了。” “迎春可真是大方。” 这个年,姜迎春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迎春你啥时候再招工?’ 什么时候再招工,按迎春的想法,明年肯定还会招,可现在说都是空的,她想做点实际的,她早早就开始培育蜜薯苗了。 翻年后,万家村就没有闲人了。 这是自己有地的第一年,每家每户都牟足了劲。 男丁多的家庭,甚至一开春就把地翻了两遍,就等着谷雨气节,开始播种。 至于种什么,那得细细琢磨。 周二红没那么多想法,她是打定了主意,要种姜迎春的蜜薯苗。 “迎春,去年你就说,今年按集上的价格卖你的蜜薯苗,还作数吗?” 已经不止一个人问这个问题了,姜迎春点头,“作数,你要多少?” 她地窖里剩的蜜薯,用了四分之一,蜜薯不大,长出来的苗却是不少,个个精神小巧,和她上辈子育的苗一样,都是优质苗。 她也想过白送推广,可这次白送了,有些人就盼着下次,有一次不是免费的,就能招来一堆骂声,没必要。 花了钱的才会珍惜。 和她相熟的几家,早就定好了数量。 等开棚拔苗的时候,姜迎春干脆请村长在喇叭里吆喝了一下。 “社员同志们,请注意了,现在正是播种的时候,咱们村里,种的最多的是花生和芋头,现在迎春那里啊,有去年她那个蜜薯的秧苗,大家也知道,迎春的蜜薯卖的好啊,现在,她无私把这个秧苗分享出来,和咱们普通的芋头苗一个价,有想要的,就去迎春大棚那里拔苗就行。” 村里二三百户人家,姜迎春家住村头,村尾很多家还不知道这个事,这么一吆喝,可是了不得了。 拔苗的队伍都排到十天后了。 谁都想先选苗,先拔下来的,壮实,肯定长得好。 李红花听得嘴里骂骂咧咧,却也心动的不行,迎春那蜜薯条,在镇上一包好几毛呢,以往自家自留地里种的芋头,根本就不值钱。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