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_走向战争 第7章 海军公敌之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走向战争 第7章 海军公敌之死 (第4/5页)

这样的假设是虚弱无力的,卡琳的病据说既有先天成份又有跟随戈林之后清贫日子的积弊,这也许是对他们之间那种奇特爱情的一个讽刺——如果卡琳仍然在瑞典过着她富足的贵族生活,可能压根就不会尝到这种苦日子的滋味,身体也不会早早垮掉。

    张海诺很快收起了自己的同情心,在这里,陪伴戈林的不再是大群冲锋队员,柔弱的卡琳也许连开枪都不会,只要谋划妥当,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麻烦人物并不难。

    对于知晓历史并且志在振兴海军的张海诺来说,这绝对是个巨大的诱惑。“趁你病,要你命”,他仍然记得这句古老的东方俗语。

    以汉夫施坦格尔、张海诺与戈林之间的微妙关系,谈话不时的陷入尴尬境地,好在卡琳是个很有内涵的女性,她总能将谈话的主题引向令人愉快的方面。在这里呆了大约有三刻钟,汉夫施坦格尔和张海诺起身告辞,戈林夫妇礼貌的挽留他们共进晚餐,在被婉言谢绝之后,他们起身将两位客人送到门外。

    “我不日将离开欧洲,期待下一次见面能够在自由的慕尼黑!”张海诺礼貌的说到,但他这句话的却是有意说给汉夫施坦格尔听的——一个已经离开欧洲的人,一个和戈林既没有深仇大恨也没有利益冲突的人,会出手干掉他吗?

    也许,但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路顺风!”卡琳嘴角露出宜人的微笑,只是在戈林那种颓然神情的衬托下,这个笑容实在有些勉强和无奈。

    从戈林那里出来之后,张海诺和汉夫施坦格尔一同去了火车站,两人的目的地各不相同——汉夫施坦格尔要去萨尔茨堡和阿曼等人碰头,张海诺则买了一张前往柏林的火车票,他告诉汉夫施坦格尔,自己将在下周一之前乘船离开德国。

    萨尔茨堡向东,柏林往北,两人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相互道别,合乎张海诺期望的是,开往柏林的火车先到,在汉夫施坦格尔的注视下,他上了车。

    两个小时之后,张海诺在距离因斯布鲁克不远的一座奥地利小城下了车,他从那的电报局打了一个电话给“中校”,让他把猎人们派往因斯布鲁克,自己将在那里等候他们。

    “中校”答复他:猎人今晚上路,两日内即可到达,需要一个电话作为联络之用。

    在这个安静的小镇过了一夜之后,第二天,张海诺搭上了南行的列车,在中午之前又重新回到了因斯布鲁克。

    4月的奥地利山城,寒意已尽、春意盎然,戈林夫妇栖身的这家饭店规模不大,但因为靠近市中心,往来的人却不少。一战结束之后,奥地利也和德国一样经历了动荡和通货膨胀,正因如此,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在这里也是颇有市场的,奥地利的纳粹份子还仿照国社党建立了冲锋队。

    戈林得到奥地利纳粹党徒的庇护,但张海诺对此并不担心,因为之前一天从进入饭店到离开,他都没有看到哪怕一个武装守卫,不过他从埃德文那里听说希特勒有意让戈林以纳粹党全权代表的身份到罗马去面见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恳求他给纳粹党一笔贷款,供纳粹党东山再起之用。如果戈林真的去了意大利,那么自己到时候再想要下手就不那么容易了。

    下车之后,张海诺在戈林夫妇栖身的那家饭店附近找了一个旅馆住下,并且要了一个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大街的房间,从那里,他可以用自己的望远镜监视饭店正门。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进出这家饭店的人来来去去,但其中并没有出现戈林夫妇的身影。张海诺猜测很可能是因为戈林的在逃犯身份很让他们不敢公然露面,既然如此,他决定让猎人们直接在饭店里面动手,只要能够干掉戈胖子,就算他们不能脱逃也没有关系——中校之前告诉他,这些猎人不会知道任何与雇主以及猎物有关的信息,即使他们在行动中被捕或是死亡,张海诺也不必担上任何责任,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支付一笔足以买下4辆梅赛德斯的高昂费用。

    次日上午,张海诺再次和中校联络,告知其附近一家咖啡馆的电话。中校让他在电话旁等候,猎人们下午到,他们会打那个电话找“洛恩先生”,张海诺只需要答复“我是中校的朋友”。

    这样的接头方式奇特但很安全,下午4点35分,张海诺一直等候的电话来了,话筒里面传来的是一个深沉的声音,说的是流利的、带有北部口音的德语,那人询问了一些有关目标的情况,诸如地址、长相以及周围的情况,最后,那人说他们要实地探查一下,晚上9点再打电话来。

    接下来的4个多小时,对张海诺来说是枯燥的,他一遍一遍的翻着报纸,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