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第一章战国风烟起征尘,清虚自承道不 (第3/3页)
主意变了,褒姒的容貌是一笔财富,同样,这也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如果让她流落凡尘的话,休说凡人界,便是修行界,也少不得一番大乱。 默默的坐得片刻,他发出一声微不可察的轻叹,眼中的无奈愈发浓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好容易才安定了八百年的日子,又要不平静了。人就是懒惰,过惯了平静的日子,自己已不愿意在经历那种勾心斗角的日子。但这也是最好的时刻,如何才能让各种学说兴盛,才是关键之事。 李随云心中也清楚得紧,老子入那红尘之事,为时已是不远。自己似乎也该有所举动,若在迟误下去,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不过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入手,毕竟清虚一脉的学说,放在修行界,或许还说得过去,但若放到人间界,却是半点好处都没有,双方的差距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李随云是个很现实的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也知道对方的不足。轻轻的哼了一声,他眼中的笑意愈发浓了,他低哼一声,让妹喜将孔宣带将进来。 这八百年的岁月,对孔宣来说不过是一眨眼的事罢了。他并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老样子。当然,八百年对心境的磨练,自然不会全无进步。如果有人八百年没有见过孔宣,如今他们可以发现,这个修士的脸上多了丝成熟。 李随云轻轻笑了一笑,低声叹道:“清虚天的生活,不像浮云岛那般惬意罢!世人都道修行好,岂知红尘也有一般妙处。” 孔宣轻轻的笑了笑,低声道:“师父,您有甚么吩咐,莫非我等要入那红尘,传清虚一脉的道统不成?” 李随云轻哼了一声,淡淡的道:“我之一脉,若论道法,天下群修,莫有能及者。但若论及教化万民,则要差上许多。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我还是不得不说,老子师兄的道统,对于教化万民来说,有着太多太多的优势。” 孔宣心中微动,看向李随云,轻声道:“师父,若照您这么说,那我若有入红尘的心思,又有什么作用?还不如就此罢手罢,随便他们怎么办,毕竟您都说了,我等所学,实不利于教化万民。” 李随云听罢,面露微笑,淡淡的道:“话虽如此说,但需知村村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之道统,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总的来说,也有其独到之处。所谓取长补短,如此才能长胜不衰。” 孔宣的面色变了变,随即,他明白了过来,点头轻笑道:“师父,您是让我去搀沙子吗?您这主意却好得紧,到得结束之后,老子师伯的道统虽然挂了原本的名号,却再也不是他真正的道统了。” 李随云轻轻的笑了笑,很显然,孔宣说中了他的心思,轻轻的将头点了一点,继续道:“你说得不错,我确实打着那般主意。你也算小有神通只是人,难道没有推演出什么天机吗?” 孔宣尴尬的笑了笑,眼中满是无奈,李随云提及了他的痛处,他低声叹道:“师父见笑了,我本事一般,虽也曾推演天机,只觉得眼前一片迷雾,根本看不清楚该怎么走,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师父,难道您看清了天机不成?如此,还请师父为弟子解惑。” 李随云轻轻一笑,也不回答,反问道:“浮云岛上还有多少弟子,都是甚么水平的人物?” 孔宣心中微动,随即回道:“岛上大概还有千余门下弟子,不过多是小猫小虾,真要是动将起来,怕是起不得什么作用。毕竟元始师伯门下弟子,都是神通广大之辈,而浮云岛之精英,多入天庭为官,所以……”孔宣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很显然,他对李随云自毁长城的举动微有不满。 李随云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之色,他能理解这个弟子的心,不过他也有他的苦衷,有些时候,事情还是很复杂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