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 一个局 (第2/2页)
步伐回到休息室的林宇,无奈的翻开了第一本。 这时,他终于明白了这些书为什么卖不出去了。 因为,里面的内容真的晦涩难懂。 无论是对环境的描写,还是对案情的叙述,全都不是一般人能够看懂的。 这使得哪怕是最喜欢烧脑小说的读者,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都得望而却步。 林宇刚看了两页,脑子就开始“嗡嗡”的响,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于是,无奈之下,他只能打开手机,搜索起了这几本书的名字,希望能找到几名书友,看看现成的评论。 他本以为如此晖涩且无人问津的书,应该是没有读者的,因此对于能够找到书友这件事,他根本没抱希望。 谁知道,他居然还真找到了其中一本书的贴吧。 在这个名为红色星期五的贴吧里,他还真找到了几个看完了这本书,感叹这本书为什么没有人看的读者们。 这些读者们开了好几个帖子,讨论红色星期五的剧情。 这对林宇而言是个好消息,至少他能够少看一本书了。 更让他惊喜的是,由于其他几本书没有相应的贴吧,这几个书友干脆把所有萧成芳写的书全拿到了这个吧里讨论。 这一下,林宇彻底解放了。 他如饥似渴的将这贴吧里的每一个贴子全都翻了个遍,并记下了所有书中的要点。 林宇毕竟是个高才生,因此读后感这种东西根本难不倒他。 只花了半小时时间,他就成功将读后感写了出来。 第二天一早,当林宇神采奕奕的出现在顾峰面前的时候,顾峰的眼里尽是惊讶之色。 “你小子昨晚是不是没好好看书?” 面对顾峰的质疑,林宇一把将读后感拍在了他的桌子上: “看见没,这是我的读后感。 要是没好好看书,读后感怎么写的出来?” 顾峰诧异的拿起读后感,仔细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这足足花了他半小时时间。 倒不是因为林宇的读后感写得有多长,而是他在读后感的内容写得的确深刻,能从其中看出很多重要的信息。 “这个萧成芳恐怕不是没有才,而是太有才了。 有才到觉得世人都不懂他,甚至觉得世人都该死……” 顾峰在看完林宇的读后感后,感叹了出来: “恐怕,如果他一直这样压抑下去,很有可能变成反社会型人格,是个危险人物。” “我倒不这么觉得。” 林宇对顾峰的说法并不赞同: “如果他是个反社会人格,你觉得那几个流浪汉还有活路吗?” 顾峰皱眉一想,觉得林宇说得也对。 假如萧正芳的人格真的出了问题,那么那个质疑他的流浪汉断不能逃脱生天。 这件事其中,定有什么蹊跷之处。 “你的读后感看起来长篇大论,可事实上却啥也没说。 你还是直接说说你的观点吧!” 林宇为了防止影响顾峰的思维方向,因此故意在读后感里只加入了对书的理解,未对书的内容作任何评价,同时也没有写出自己对书的看法。 听到顾峰的问题,他略思忖了片刻,便回答道: “这个嘛…… 我觉得这家伙不一定是反社会型人格。 至少,从他的书里是看不出这一点来的。 他的书虽然写得黑暗,但是结局总是向往光明。 一个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只会写人性的丑恶,绝不会向往光明的。 不过,作为一个悬疑作家,他的行为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要知道,悬疑最重要的就是逻辑,一旦没了逻辑,那就失去了灵魂。 所以,他拿出作协的证件给流浪汉看这件事,不一定出于他的性格,而是出于他的布局。” “布局?” “对,布局。 假如我们生活在一本悬疑小说里,那他这个行为,就是一个伏笔。 他一定是为了之后的某种行为,而做了这个铺垫。 只是,这个铺垫的后续行为到底是什么,我一时还没想出来。” “照你这么说,那他拉住刘天宇的事,也是他布局的一部分咯?” “至少我认为是这样。” 林宇点着头,指向自己读后感的一段: “你看这里,他自己在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 现实生活和小说一样,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陷阱。 这些陷阱有的是伏笔,有的是铺垫,有的会直接让冲突爆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