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52) (第3/3页)
浪费,以工抵债。至于做衣裳不用犯愁,几乎每个村都有会做衣裳的能手。 做衣服并不难,只需要提按照一个大小裁剪,缝合后塞棉花可以了,几个人合力的话,做起来是非常快。 贺子丰道:大人,这事儿交给我吧。 朱捕头也在争抢。 最后县太爷道:行,年轻人去下面多锻炼锻炼。让贺子丰去了,又对朱捕头道:县里不能没有一个得力的人。你得在我旁边跟着我。 朱捕头一见县太爷说了这话,脸上顿时乐开了道:大人,有我在您放心。 等到中午,那些查访人数的回来之后,想找贺子丰汇报,却听说贺子丰又被大人叫到了乡下做事儿,他们得找朱捕头。 朱捕头刚才又去了一下城门,生怕他不在的时候,对方在偷懒。回来还没歇个脚呢,就又被叫到那边去调查人口了,整整一个上午,忙活的晕头转向的,等想起来吃完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夜里的花街上歌舞升平,商会会长带着一群歌姬舞姬给这群人助兴。大商户诸如谢家,龚家都派了当家人来。小商户也来了十几个。县里有头有脸的都来了。 他们听说县太爷找会长了,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事儿,可是会长就是不说。一直酒过三巡,吃饭过了五味,几个人竟跟这边的女人调笑了起来。按照这个架势,不到一刻钟就该露其丑态了。 会长叫这些女人们退下 。 其中有几个人正得趣味,微微有些不满。但会长可是钱家的人,虽说钱家不像谢家龚家那么高调,却也不可小瞧,毕竟钱家的买卖都做到京城了。 如今留在县里的只是一个分支,做生意玩意最讲究的就是人脉。连县里的谢家和龚家都对会长礼遇有加。更别提这些小的商户了。 就算心里有些不满,也不敢说出来。 会长道:县太爷叫我只有一个事儿,说今年会有雪灾。各位不管是做什么营生,都不能卖高价。 话音一落,全场的人都安静了,半天说不出话来,他们需要消化这么大的一个消息。 雪灾,不能涨价。 大家都是经商的,脑子里的弯弯绕绕很多。道:啊? 怪不得县太爷要做这么多事情。 若是真的,太值得cao控一番了。县太爷凭什么耽误他们发财。 会长常年跟这些人打交道,自是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道:县太爷既然能把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你们,自是有所准备,谁要是头铁可以试试,正好我们还想看看县太爷的铡刀快不快呢。 一句话刚落,那些最疯的人都有些慌神。 谢家道: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他算是在场大商户中第一个表态的。 龚喜元退了,目前主事的都是他的大儿子,人送外号龚老大。 他多少有些不服,可是他们孝敬了这么多年的师爷倒台了。眼下县太爷一家独大。 当年龚家旗帜鲜明的站在了师爷那边,就等于跟县太爷站到了对立面。 又听闻这么大的事情,他需要跟家里商量一下,是改投县太爷门下,还是抓住县太爷的小辫子,逼他服软。 龚老大没表态,倒是那些小商户们有些着急要囤货了。现在才深秋,离过年还有三个月呢。以前没打算那么快囤年货。但是今年得了这个消息,甭管买卖什么样,都得先把货囤回来再说。 商会会长不放心,叫底下的人盯着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做什么小动作。 他昨儿晚上好话和威胁的话讲了好几遍,但是大家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的,根本没放在心里。 会长早上一起床,右眼皮就开始跳个不停。连早饭都没吃,过了一会儿放出去的小厮才回来,道:老爷不好了,县里一半的粮铺都关门了。 会长顿时惊怒了起来:什么? 小厮在旁边道:喜乐粮铺,四会粮铺还有好几家粮铺今儿都没开门。这可是县里老百姓经常去买的粮铺。 会长脸色一白,昨儿那些话都白说了,县太爷叫他们过去,就是为了徐徐图之,谁成想他们跟县太爷赌气,不是不让涨价么,他们现在连卖都不卖了。 这是最糟糕的事情。 会长的小厮看见他不断喘粗气,连忙过来给他拍背顺顺气:老爷您消消气。 会长道:怪不得这些当官的都不喜欢商户。为了一点蝇头利益,公然跟官府叫板。 小厮道:这些人眼皮子浅着呢。油锅里有钱都敢下手捞。听闻有这么大的利益哪儿有不心动的。 会长道:去看看谢家和龚家的米行铺子还开着么? 小厮连忙跑出去,知道事出紧急,特意骑马去的。一个来回一刻钟左右。回来道:都开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