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9页 (第1/2页)
良久,才听的他开口:“如果这是你为自己制定的道路,那我会很欣慰。如果这是你内心深处的选择,那我会为你感到骄傲。” 航空航天这条路不好走,身为过来人的向传军深有体会。 他也不是一出社会就是行业巨头,而是从那些白发苍苍的前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等到自己的头顶也生出银丝的时候,将那根接力棒传给下一代人。 无论是赵思危、甘默,还是那些与他一同展望过未来的年轻人,他们都正值青春,眼神中都充满光芒,向传军透过那些光芒,看到了这个国度航空航天事业的未来。 所以这通电话,他是用于询问赵思危的,更是跟她确定,她是否与一年前一样,有着同一个目标、为着同一个理想。 “谢谢老师!”赵思危理解对方的用意,更知道身为前辈,在挑选接班人时的种种顾虑。 因此,她要做的,就是给向传军一颗定心丸,告诉他,她依旧热爱着这项事业,从未动摇。 “我既然已经制定了目标,那就不会再更改,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我。和大一时的我、给您写信时的我,都是同一个我,请您放心。” “好!”听筒里,向传军的声音显得有些欣喜,“那,赵思危小同志,请准许我问你一个问题——” “你认为航空航天这项事业,真的有未来吗?” 这个问题,柯炎也问过,只字不改,而赵思危也毫不犹豫地将当初自己回答给柯炎的话,原封不动地说了出来: “当然有。”她斩钉截铁地答道。 “未来都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不信以我们这几代人共同的努力,造不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载人航天。” “再者,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实在无甚意义,因为:不曾奋力争取,又何谈未来?若是奋力争取,成功自在未来。” “好!好的很!”向传军的语气蓦然加重:“不愧是我向传军的学生,就该有此胸襟!” 目光长远,却又立足当下。 脚踏实地地,眺望远方。 赵思危本以为这通电话会到此结束,但,向传军最后一个问题,却令她始料未及—— “那你能顺带告诉我,你创办《揽月周刊》的目的,是什么吗?” …… 也许是因为坚定了目标,在赵思危看来格外漫长的大学,转眼就来到了大四。 在这四年的时光里,她保持着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每周看一本课外书并写下读后感的习惯。 时间从她的每一行笔记、每一页书页中转瞬即逝,留给她的,只有无尽的满足感。 从图书馆回宿舍的每一个晚上,她都会抬头看一看头顶的星空,一眼望去,与她上一世的仿佛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她始终记得,在显示屏上看到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