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在下崔珏 (第1/2页)
只见那青年手中的扇子上写着一句话: 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 看到这十个字后,陆修自觉经历已然不少,但如今却依然被吓得够呛。 “你,你,你是崔,崔判?”就连陆修自己都没发觉,他的声音已经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了。 青年的脸上依然带着和煦的笑容,说出来的话却让陆修完全没办法从这笑容中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感觉。 他说道:“在下正是崔珏,见过陆兄。” 说着,似乎是要增加说服力一般,崔珏打了个响指,于是两个和他的亲切画风截然相反的狰狞小鬼出现在他的身旁。 左侧的小鬼手上捧着一本薄薄的簿子,封皮上写着三个仿佛能勾人心魂般的字:生死簿; 而右侧那个小鬼的手上,则捧着一支毛笔,毛笔的笔杆上,同样写着三个字:勾魂笔。 这两样东西一出,陆修对他的身份就再无怀疑了。 崔珏,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崔判官的本名。 他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 《西游记》中描述:此公姓崔名珏,在唐太宗李世民驾下为臣,官拜兹州县令,后升至礼部侍郎,与丞相魏征过从甚密结为至交。生前为官清正,死后当了阎罗王最亲信的查案判官,主管查案司,赏善罚恶,管人生死,权冠古今。你们看他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笔,只需一勾一点,谁该死谁该活便只在须臾之间。 而历史上也确实有崔珏这么一个人,他表字梦之,是隋唐间人。唐贞观七年(633)入仕,为潞州长子县令,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指的是这个人,不是神话传说中的崔判官。) 崔判官的原型崔珏,本身就是一位非常具有传奇性的人物。他不仅为官时断案如神,也是一名才气在外的风流才子。其诗语言如鸾羽凤尾,华美异常;笔意酣畅,仿佛行云流水,无丝毫牵强佶屈之弊;修辞手法丰富,以比喻为最多,用得似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诗作构思奇巧,想象丰富,文采飞扬。 例如《有赠》一诗写美人的倾国之貌: 莫道妆成断客肠,粉胸绵手白莲香。 烟分顶上三层绿,剑截眸中一寸光。 舞胜柳枝腰更软,歌嫌珠贯曲犹长。 虽然不似王孙女,解爱临邛卖赋郎。 锦里芬芳少佩兰,风流全占似君难。 心迷晓梦窗犹暗,粉落香肌汗未干。 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自嗟此地非吾土,不得如花岁岁看。 “烟分顶上三层绿,剑截眸中一寸光”、“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等句,其设喻之奇、对仗之工、用语之美,真令人叹为观止、为之绝倒,放到任何一个时代,与任何一个诗人相比,都能称一句“上佳”。 至于说风流从何而来,自然是因为“虽然不似王孙女,解爱临邛卖赋郎”和“自嗟此地非吾土,不得如花岁岁看”两句了。 崔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