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 三寸之舌 可定万军! (第2/2页)
消息,带回了平原。 ...... 郭军阵营。 中军大帐中,郭尚身披铠甲,高坐于主帅之位。 麾下武将如星,兵甲如海,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气势可谓是空前的浩荡。 郭尚晃着手中的酒樽,那张狰狞的脸庞上,隐隐恢复了几分昔日贵公子的得意气色。 因为就在前几天,在许攸的建议下,郭尚派出使者去说服董卓,以做到两面夹击,让齐军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高子恒啊高子恒,你一定做梦都没想到,本公子这么快就又和你见面了吧......”郭尚呷了一口酒,嘴角上悄然而起一抹冷笑。 许攸上前一拱手,附和道:“只要董卓一出兵,那齐军必然顾头难顾尾,届时军心大乱,公子必可速败齐军,威震三军!” “这还得多亏了你许子远的计谋,放心,到时候一战功成,本公子在父帅面前,少不了你的美言。” 郭尚放下酒樽,从怀中抽出丝帕,优雅地拭去嘴角酒渍,与许攸相视而笑。 “报!” 正当此时,急匆匆的脚步声响起,一个从西边赶回来的斥候匆匆掀帐入内。 郭尚云淡风轻的把玩着酒樽,冷笑道:“说吧,董卓派了多少兵马?” “回二公子,董卓一兵未派,他对外宣称北方战事告急,无暇南顾,望二公子自重。” 听到郭尚那满是自信的腔调,斥候显然有些尴尬,但还是跪地拱手,将打探到的情况一一呈报。 话音刚落,郭尚手中的酒樽戛然而止,神色中掠起深深的不可思议。 许攸满是困惑,追问道:“你确定情报无误?这么一个大好时机,他董卓怎么可能会不肯出兵?” “回军师,听说是齐军使者诸葛亮,先到的九原郡,率先说服了董卓,他这才不愿发兵的。” “诸葛亮是何许人?担何职位?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齐军营中,还有这号人物......”许攸眼中的困惑之色,愈发浓重。 那斥候拱手道:“诸葛亮无官无职,是一个年纪不过十二岁的少年。” 听到此话,帐中众人都是惊奇不已,仿佛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匪夷所思的事情。 一个闻所未闻的十二岁少年,竟能在虎xue龙潭里对峙枭雄,并成功说服董卓不出兵冀州。 郭尚气得一拍案几,怒骂道:“董卓那头肥猪,敢不领本公子的情,真是不识好歹!等本公子灭了齐军,下一个就要灭了他并州!” 一时间,台下诸将,也纷纷跟着郭尚咒骂起董卓。 许攸深吸一口气,眼眸中忽的闪过一瞬精光,当即拱手道:“即便董卓不出兵,我军也占据了十足的优势,而齐军唯一的优势,就是士气。” “正所谓两军交战,攻心为上。在下有一计,可破齐军尖锐士气。” 听到许攸说有计策,郭尚陡然又兴奋起来,催促道:“子远什么计策,快说!” “高铭小儿嚣张跋扈,自以为对我们了如指掌,我料他断然不会拒绝我军的挑衅,所以在下的计策就是......” 许攸嘴角勾勒起阴诡一笑,不紧不慢地吐出两个字来。 “斗将。”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