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昏君与娇娇 第73节 (第3/3页)
。 男人一时怔忪,竟是半晌无言,而一旁的高媖实在看不过眼,出声道:“这场仗,不是皇上一个人在打,关乎肖家,关乎国运,关乎天下苍生, 谁也不能懈怠。” 周谡一眼看过皇后:“但愿柱国公一如皇后这般赤诚。” 这回讨伐戎狄,周谡任命武威大将军为主帅,率二十万大军先行,柱国公,长信侯各领八万兵马容后待命,作为后方补给与兵力支援,必要时可做奇兵突袭。 是以,柱国公身上的担子不轻,一旦前方有难,他率军驰援的速度也必须够快。 太后捂着闷得慌的胸口,对高媖道:“皇后,这事儿,你务必上心,柱国公责任重大,不可掉以轻心。” “臣妾晓得。” 见皇后一副虚心听训的样子,太后点点头,转而又对周窈道:“你就搬来哀家这里,跟哀家做个伴。” 皇帝换了人,周窈留在后宫就不合适了,太后将她收到身边,是提携,也是盯梢。皇后这一桩糊涂官司已经弥补不了,后来者,不能再乱。 周谡一走,周窈是不可能留在宫里的,她愿意,周谡也不可能放心。 于是,不必周窈想法子搪塞,周谡一口替她拒了。 “她不会留在宫里。” “她不在宫里,还能去哪里。”都已经生了小皇子,怎么还这么野,随心所欲,视宫规律例于无物。 若非皇帝三令五申,不许她将小皇子的存在说出来,更不准派人去寻,否则母子关系彻底了断,再无转圜,太后几次想要出口,但又生生忍住了。 “皇帝若有带她行军的念头,还是趁早打住,须知女子在军中,是为不吉,切莫因小失大。” “她自有去处。”周谡简短的一句,不欲在这事上纠缠下去。 然而,高媖这时看着周窈道:“你是高家人,也是三叔唯一的血脉,不可能一辈子避着我们不见,父亲已经将你的事告知族里的长辈,等他们进了京,再正式与你相认,入族谱,真正认祖归宗。” 这话听起来既有情也有理,只要是个正常的人通常都不会拒绝,但周窈并不想,她要拜的要记住的只有生父,别的高家人,与她又有何干。 这回,不等周谡帮她推掉,周窈自己回道:“这事儿皇后已经私下找我谈过不止三遍,我也明确表示了不止三遍,我回来只为弄清真相,查明我生父的死因,别的不强求,维持现状,对我们彼此都好。” 听到这,太后望着皇后的神情又是一变,颇为复杂,倒是不知这两个媳妇,谁更实在,更本份。 见皇后被孤立,久不吭声的男人经不住道:“皇后仁义,又重情,真心想认回你这个meimei,你不愿意不领情也就算了,没必要把关系弄得这么僵。” 话一出,换来的是周谡一声极凉的笑。 “朕把江山托付给你,你扪心自问,你心里又有几分领情。” 男人胸口一滞,张了张嘴又闭上,再也蹦不出一个字。 “好啦,你们就不能和和气气,好好说话,非要这般剑拔弩张是为何,你们是亲兄弟,不是仇人。” 眼见两个儿子针尖对麦芒,好不容易站在一块却这般不和,太后心里头难受得紧,就算她错了,就算她悔恨,到如今,已经于事无补了。 “今日我所说的一切,你们记住了,往后,亦不会再有这样的时候,唯有公事公办。” 皇家没多少温情,这也是周谡最后的留情,亦是送给他们的机会,如果抓不住,那就只能怪他们不争气了。 清河县。 周家大门连夜被敲开,周二妹烦躁不已地披上外衣,小跑着去开门。 门外立着一大一少两个男人,老九揪住周卓衣襟,正要一拳挥过去,听到嘎吱一声,举起的拳头又落了回去,手按着男人抚平他领口处的褶皱。 “都是保家卫国的兵士了,怎么还这么毛毛躁躁,稳重点,别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