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0页 (第1/2页)
皇帝看着杂乱无章的奏折,额头一侧的青筋突然跳了跳。 一旁随侍的李总管赶紧上前来整理这些奏折。 本想自己整理的九幽见此默默退后几步,然后挥了挥手,让章卫先出去。 章卫连腰都不敢直,看着脚下的金砖,小步退了出去。 皇帝随手拿起一本奏折,翻开一看,便看到了上头朱笔批示的内容。 他眉头霎时一挑,然后又翻开了其他的奏折,大概看了十来本之后,他的眸中已满是欣慰的笑意。 “看来朕的长安真的长大了,已经可以助朕料理国事了。” 奏折上头批示的东西,有些连他都不一定能想到,也不知道长安是怎么想到的。 九幽批奏折自然不是闲来无事随手为之,听到皇帝的话,她顺势请求道:“不如这样,父皇以后不想处理的奏折,儿臣来批,但早朝,儿臣是真不想去,父皇就容儿臣继续告病假吧。” 在太子府批奏折与去上朝的区别类似于在家写作业与去学校上课的区别,在这两者之间,她选择在家写作业,自由且高效。 “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还是孩子心性,不想上朝,你是打算睡懒觉吗?”方才还和颜悦色的皇帝瞬间便变了脸色。 九幽提醒了他一句,“父皇,你方才还说儿臣长大了的,你现在又说我是孩子心性,这不是前后矛盾嘛。” 皇帝被她的话噎住了。 九幽不等皇帝反应过来,迅速道:“不知父皇对儿臣的提议有什么意见,好,父皇保持沉默我就当你同意了,马上就是用早膳的时候了,儿臣就不打扰父皇了,父皇再见。” 根本就插不了话的皇帝看着九幽跟阵风似的,转眼就出了紫宸殿。良久,他笑骂了一句,“这孩子,真是越来越混了。” 虽然九幽是自顾自说完那些话的,可后头皇帝竟也未让人揪她去上朝,只偶尔让人送一些奏折到太子府。 时间如白驹过隙,悄然而逝。 每隔三年,各地的长官便要朝觐述职,今年恰是第三年,又逢皇帝四十岁的生辰,各地长官在腊月初便携礼到了京城,只待望日万寿节的到来。其中,便有现任岐州州牧的风族长。 许久未召见过九幽的皇后忽然召了九幽进宫。 九幽觉得自己既然一直装病不去上朝,怎么也不能给人留下话柄,裹着厚实的斗篷后,才进了宫。 下了马车后,她捂着嘴咳了几声,确保自己这个病装的还算真实后,才进了未央宫的门。 一般人到了皇宫门口便得步行入宫,稍稍有些特权的,可以坐轿。而九幽作为储君,又是陛下唯一的子嗣,皇宫便是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