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2页 (第1/2页)
佟珊珊上去跟他们打招呼,大家的状态都很乐观,每天工作也很尽责。 佟珊珊把这些都记录了下来,用手机发抖音视频,虽然没什么点赞,但是,做这些事让她觉得有意义。 网络上很多谣言,实则也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外媒体故意渲染抹黑和炒作。 佟珊珊和团队的小伙伴一起,每天在机场采集信息素材,配合上面部门进行宣传和回击。 佟珊珊从机场撤点的时候已经6月份了,李部长退休,新任的吴部长更年轻也更有想法,又成立了一个新传媒工作室,挂在传媒中心下面。 出于锻炼年轻干部的目的,派了佟珊珊去做主任。 上面直接对应了吴部长,规格很高,压力也很大。 佟珊珊倒是喜欢忙一些,她做了一个新的宣传系列,专门秀“肌rou”秀发展成果的,每次在各大平台上,点击和转发都很高。 佟珊珊因为疫情而忙忙碌碌的时候,疫情对于全封闭的实验基地,却没有丝毫影响。 大漠孤烟直。 日落时分,咸蛋黄执行任务回基地,在门口大包小包的搬东西。 哨兵帮忙一起搬。 从总部带回的杂志算是他们在此唯一的消遣了。 几个人经常夹带私货,搞一些游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边缘的杂志来看看,打发一些无聊时光。 好在大部分人都是三年期,到期就可以转岗,只有以前的老苏,后来的谈译,现在的华澄钧是不限期。 华澄钧从实验室出来吃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在这里工作,不知晨昏,昼夜颠倒。 只有墙上的机械时钟准确的显示着今天是哪一年哪一天几点钟。 沙琪玛会不定时给钟上上发条。 从保温箱里端了一份饭出来,华澄钧随手捞了一本杂志,是专门介绍社区工作的。 其他人把娱乐性强的杂志都挑走了,剩下又红又专的没人看,被扔在了角落里。 华澄钧一边吃饭,一边翻了翻,突然看到杂志最后一页,有一个新媒体公众号的推广信息。 截图上有几个字比较小,模糊不清,但隐约可见是一个新媒体工作室的成员信息。 里面有一个名字:佟珊珊。 他盯着那本杂志看了许久,又翻到封面,看了名字,起身在那堆杂志里,把这一年的全部期数都找出来。 又把沪市所有的杂志都找了出来,一页一页的翻。 但是那个名字,只出现了这么一次。 华澄钧收了那本杂志,对咸蛋黄道,“以后这个杂志,每期都给我带,顺便把这个工作室的信息都帮我截图打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