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7页 (第1/2页)
* 颜乔乔目送君后离开,然后跟随公良瑾登上回程的马车。 她在侧榻上落坐,低低开口:“殿下,您别给我指婚,我可以……” 她逼着自己扬起灿烂的笑脸,抬眸望向他。 眸光顿住,后半句话怔怔消散在唇间。 她本来打算说“我可以再也不出现在您的面前”。 与她想象中不同,他的脸上并无一丝严肃慎重的表情,神色依旧云淡风轻,仿佛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嫁娶需得你情我愿,”他言笑晏晏,“我答应过你,会待你点头。” 颜乔乔张了张口,复又垂下头去:“我若一辈子都不愿嫁呢。” “那我便等。”他的语气不重,掩在茶声中,轻而笃定。 “可是君后……” 公良瑾笑:“她拗不过我。” 颜乔乔:“……” “不过,”他举重若轻道,“既在母亲面前放过那样的话,你的终身之事便只能由我负责,你可有异议?” 颜乔乔不自觉地缩了下肩膀,胸中泛过一阵细细的、酸甜的战栗。 虽然知道他不是那个意思,但他的嗓音太过撩人,语气太过温柔,令她很僭越地有了一种许下终身的错觉。 “没有异议。”她轻轻地回答。 她感觉身旁仿佛浮满了浅金色的气泡,碰触到身体,酥酥麻麻。 这一路上,颜乔乔没提仁君道意,也没提珠华先生,她默默想着些缥缈的心事,回到昆山院之后,飞也似地逃回了自己的赤云台。 * 接下来几日,颜乔乔白日便老实往返于勤业台与赤云台之间,夜里便就着酸酸甜甜的“秋收”道意吸纳灵气,一日只睡两个时辰左右,堪堪维持精神。 殿下没有召过她,她也没主动去过清凉台。 毕竟得知了那样一个秘密,她若再主动往殿下身边凑,那就连自己也要看不起自己了。 她没去琢磨仁君道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是公良家族传承数千年的秘密,自公良氏族的先祖成圣飞升,留下圣谕之后,便一直传承至今。 旁的不论,修仁君道之人,每一位都是真正的仁君,将大夏国治理得繁荣昌盛,河清海晏。 她记得殿下曾说过,了悟仁君道,修为便直达宗师境。 有得必有失。不娶诸侯女,并非什么不可承受的代价。 * 这一日,颜青准备动身返回青州。 出发前,他特意从城中拎来几壶桃花酿,邀来孟安晴,三个人坐在颜乔乔院中的赤霞株下饮酒,颜青偶尔絮絮叨叨,没人搭理他。 颜青这人粗枝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