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0页 (第2/2页)
一国的实力, 且各国边界均是易守难攻,这还是当年各国开国皇帝博弈争斗的结果,实在犯不上为个国境边上的小州小郡发起战争、折损国力。 倒不如友好通商、间或联姻, 在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上齐头并进。 是以,各国都是以文立国, 武将实少。 可这文臣一多,事儿就不会少, 嘴皮子上纠缠起来, 可比真枪实弹地干一架费时多了。 梁彦昭端坐在上首, 手上把着个茶盏瞧着下头人,并未对哪一方表达支持, 甚至都未发表言论, 脸上看不出喜怒, 眸子深处如有一泓幽泉,谁也猜不到这泓泉水有何等深度。 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如此,身为上位者, 要学会倾听, 也要学会给底下人充足的、酣畅的发表言论、各抒己见的机会, 这是尊重,亦是打探。 文臣间的辩论极容易上脸,为了显现才学、为了于事有益, 为了......能辩赢,话赶着话之间,不知不觉就能表露出内心最深处的想法。 梁彦昭便用这置身事外的姿态垂眸看着,心里早已有了打算,却仍不准备叫停这辩论。 直到门外候着的砚青捧了个食盒进来,凑到他身侧一阵耳语。 梁彦昭脸上终于算是有了表情,唇边染了一丝几不可察的浅笑,伸手打开了绘了金边并蒂莲花的黑漆食盒顶盖,见得内里银壶一只,雪花酥一碟。 他想起之前歆歆许他初雪时再做雪花酥的诺,转头问身侧砚青:“外头落雪了?” 砚青垂首低声回复:“下了,还下得好大呢。” “知道了,”梁彦昭点头。 当着一群大臣的面吃零嘴是决计不能够的,梁彦昭看过食盒便打算合上盖子放到一旁,可刚拿起盖子便瞧见银壶旁有枚小竹筒,上头有个属于南潞彦昭太子的金色漆印。 梁彦昭脸上笑意又加深了许多,歆歆定是又去他书房转了一遭,不知道这次除了拿个漆印竹筒外,有没有留下些什么? 上次她去人境庐,在铺了桌布的案角写了“梁彦昭,我心悦你”。 而后,顶多三日便要换桌布的梁彦昭,一张桌布已用了快半月。 上上次她去,在青花笔架的一角上挂了个打着流苏的汉白玉同心锁,一把写了“歆”、一把写了“昭”,锁在一处,难舍难分。 而后梁彦昭便把这锁摘下来佩在了腰间。 上上上次,她在松烟墨下头压了一张纸,上头的笔迹是她漂亮潇洒的硬笔书法,写着“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1) 这纸条如今便在梁彦昭最常看的书里夹着,每日展书,必先见此。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