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第161节 (第1/2页)
得,包圆了吧。 有承平帝出马,杨珩火速的洗白。 被拉出来忽悠人的太医院院判捻捻胡子。 真是为皇家服务多了,什么事情都遇得到。 不过,这种成人之美的好事,多几次也好。 总比见不得人的阴私让人心里舒坦。 于是乐呵呵的收了礼,给三皇子添上了结代脉和厥脱(心脏病)的诊断。 然后写了一堆有的没的。 保证专业的都看不懂的病症和药方作为备用。 顺便给三皇子搓了不少适合他体质的补气去湿的药丸子(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让院判相当遗憾的是。 他的绝大部分准备都没用上。 在得到女婿曾经的确犯病,以后不会有事之后。 应爹彻底放心了下来,不再追问了。 去查皇子案脉?吃饱了撑的吗? 应爹和崔氏对未来女婿的态度一百八十度的进行转变。 崔氏还不忘记责怪应千云:怎么不早说呢。 应千云:………… “是女儿的不是,只是最初……不知如何开口。” 崔氏想了想,也对。 小姑娘偷偷谈恋爱,自然不好说出口。 后来两人又勾搭上了,破镜重圆解除误会,但是庶出的身份卡在那里进退不得。 当中那段时间,一定是三皇子在为这件事努力。 好不容易皇上同意了。 这订婚都要上了,何必细说以前的事情,徒增干扰呢。 应家的事情完全干扰不到整个京城的火热气氛。 秋闱,开始了。 如果说秀才的身份,是朝廷给你身为读书人的第一张身份证明。 那么举人的身份就是踏入官场的敲门砖了。 若是春闱是奥运赛场的话,秋闱就像是世锦赛。 热闹程度比不上奥运这样全民狂欢,却也绝对是众人瞩目。 应千云也第一次切身体会了科举文化。 整个京城似乎一下子,说话不带着秋闱两个字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最先活跃起来的自然是商人们。 有人走街串巷的开始卖各种考试套餐。 绝对能过“安检”的考篮,各大药房出的考场必备紧急药丸套装等等。 每次到了科举就是红利时期的状元楼,更是已经推出了状元套房,状元套餐,状元床位,状元窗口…… 什么?举人没有状元?是会元? 切,状元都到手了,会元还重要吗? 有人的营生和科举没关系。 那也能凑关系啊。 卖包子的都会在白嫩嫩的包子上,用墨点上一点。 吃到肚子了,那就叫胸有点墨。 有点扯,但是老百姓能想出这点来已经很切题了。 连应千云的倾云阁都暂时性下架了其他物品。 现在柜台上只卖两样东西。 由江南的绣娘们,赶工出来的精美的祈福香囊。 都是交由高僧开过光的。 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每一种都说得出来由。 光是这精美的绣样,就足够来逛的千金们,挪不开脚步了。 若说香囊可有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