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第109节 (第2/2页)
这不是小事吗?三弟见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多看了几眼,顺便在文会中谈起此事。” 结果有人知道这人是为祸一方的恶人。 所以三弟才用自己的信物和信件调动金吾卫进行巡查。 “最后也证明了,应该是三弟看错了。” 是有点兴师动众了,不过事关防卫安全,也不算过。 一场乌龙而已,多大点事啊。 三弟也自掏腰包请大家喝了酒。 白跑一次的金吾卫都没意见啊。 “你懂什么!” 去京兆尹替杨珩报案的,是一个带着面具的男子。 划重点,戴面具! 而且报案后,一个转身就不见人了。 划重点,瞬间! “啊?那又如何?” 太子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父皇在恼怒什么。 他还是第一次完全摸不到父皇的脉,以往这个时候,父皇都会对他解释的。 但是这次父皇怎么都不肯说。 太子再度把整个奏呈看了一遍。 没问题啊? 哪儿有问题了。 “你懂什么,滚滚滚。” “是,儿臣告退。”去问问三弟去。 “别告诉你三弟!”当老子的瞬间猜出儿子要干嘛。 “…………是。” 贴身的大太监凑过来安慰皇帝。 “皇上,要不派位大人,去查查呗。” 查查那个素綦先生是什么来历。 “有什么可查的,一伙扎堆写不入流话本的落魄文人,连书局都不敢开到京城来。怎么就有一个从来不露脸的人,突然参加了京城的文会?他哪来的帖子?!林大儒的【匡庐】文会的帖子那么好拿吗?” “查,这还有什么可查的!这不是明摆着的!有查的必要吗!” 那个姓林的冒用了人家不露面的文人的名字。 都不有用去查那人的在现场的对话。 势必是说了等于没说。 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话本细节。 “那时候我就觉得他……”动手动脚的。 “老三偏偏……”有这个倾向。 本来最多只是因为救命之恩,一时意乱情迷就罢了。 偏偏老三还特地半夜跑去看卷宗(王晋告状了)。 随后安静了一段时间,还以为就此消停了。 结果呢! 看看现在。 呵呵。 珩儿恰巧看到行迹诡异的人,然后恰巧对刚刚认识的一个写话本的谈起。 而那个写话本的恰巧知道这个人上过通缉令。 除了官府中人,只有江湖中人才会对道上的人那么熟悉。 看到盗匪或者是知道那个盗匪会来这里的人。 一定是他而不是珩儿。 琮儿他们不怀疑,是因为杨珩没有说谎的理由。 这么长时间以来。 他们一定暗自有联系!(猜对了。) 保不齐半夜幽会。(又猜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