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风头浪口静持身 (第2/3页)
不仅与江南正一教关系深厚,得到对方的真传,更与全真道苗道一有着交情,对方三番五次的照顾他。而燕赤霞本人也是神形丹鼎境界的大能之士。 除了这些,燕赤霞更与韩林儿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是恩是怨说不清,双方之间有仇又有义。 这样的人物! 如果燕赤霞能够替朱重八说一句话,那比朱重八手底下的众多官员,文人雅士说上千百句、上万句,所带来的效果不知要超出多少倍。 只是。 朱重八想让燕赤霞为他开脱,替他说话。燕赤霞会相信他是无辜,而小明王是无故落水吗? 燕赤霞不相信! 朱重八的吴王爵位怎么来的? 以前燕赤霞不知道,但经过数日打听,已经清楚其中是怎么一回事。 朱重八跟着岳父倡义,以前也有实力,别倡义首领都已经称王,为什么独独就他没有称王,而是一直老老实实的呆着后方,担任他的行省平章,而刘福通兵败身死,朱重八就开始称王了? 那是因为刘福通势大、压着,朱重八不敢乱来。 刘福通死后,朱重八就开始称王。搞了个百官请愿,最后让小明王册封。 自下而上,是为逼宫,是为大逆。若是没有兵败,朱重八要是敢这样称王,刘福通说不定会将他大卸八块! 朱重八嘴里说是恨不得以身相替,燕赤霞相信这是真的。只是朱重八恨不得以身代之的,不是代小明王去死,而是想着代替韩林儿去称王称帝。 以下犯上,逼宫为王,你让世人如何相信你会是无辜,不会是有意害死韩林儿?更何况你刚刚称王不过数月的时间,小明王韩林儿就落水而亡,死的不明不白。 这种时候,别说朱重八自已说不清楚。就算是他有人证、有物证,那也肯定是阴谋。不管朱重八他自己信不信,至少世人会是这样认为! 只是韩林儿就真的无辜,不当作死吗? 燕赤霞也不这样认为。 刘福通落败,韩林儿身死。若是刘福通不死,难道韩林儿就不会死? 燕赤霞不这样认为。 韩林儿或许是无辜的,但是他必须死! 刘福通不败,朱重八或许不会杀死韩林儿,但是韩林儿也必须得死。只是不是他可能不是死于朱重八之手,而是会死在刘福通或其他人的手里。 历史无情,然而它就这样。 身居高位而无相应的德行、能力者,最后都是身首异处。造反倡义更是如此,哪朝哪代皆是这样。 “吴王百官所请,是为民心;小明王落水而亡,实为天意。流言止于智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凡夫俗子、愚民百姓所言,吴王又何必去计较。” “这……” 朱重八一愣,随即击掌称叹,哈哈大笑。“妙哉,妙哉。燕相公果然非是常人,此言深得人心,甚合孤意。” 燕赤霞没有说朱重八是否暗传令旨,就此害死了小明王韩林儿。但他却告诉对方,小明王韩林儿之死,乃是天意。 既然韩林儿之死是天意,那他是被谁杀死,那就已经不重要。 吴王朱重八有民心,有天意,那清者自然就清楚其中的门道,这就是历史必然的走向,不会愚蠢的去计较韩林儿是生是死。 而看不清这些者,那就是愚民、是浊者,既然他们连这一点都没法看清、或还是计较的话,朱重八又何必自降身份,与这些不知民心、不顺天意的愚民去较真。 朱重八击掌称叹,哈哈大笑,礼送燕赤霞出宫。 不过,朱重八高兴归高兴,嘴里却是没有提出让燕赤霞为官效力之意,如今的时机并不成熟。 然而。 燕赤霞经过杨灼事情之后,心里早已熄了为官的心思,只想着就此隐去,从此逍遥一方。只是关中不便,这才没有离开应开府。当然更不会在朱重八面前露出求官之意 回到家里,燕赤霞再次闭门不出。 秋去冬来,时间很快就过,不久就到了年底,到了农历春节。 燕赤霞闭门不出,闭关修炼的这段时日里,没有前来拜访。一或许是燕赤霞在应天府没有多少熟人,二则是燕赤霞闭门修炼,对方来了也是没有接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