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零穿成女配闺蜜 第54节 (第3/4页)
队,大队里的人基本都姓陈。和范家沟生产大队一样,范家沟生产大队里的人也基本都姓范。一般来说,这样的生产大队在解放前,或者是在古代的时候,这些人都是一个家族的。 柯景阳也是第一次来,两人骑着自行车进了大队之后,也不知道怎么走。就随便找了一家问道:“请问有人在吗?” 有个小姑娘大约十来岁的样子,从屋子里跑出来,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看着他们:“你们找谁啊?”小姑娘说话的时候,还带着防备。 于笑道:“小meimei你好,请问你们家鸡蛋和蔬菜换吗?” 小姑娘看着他们,虽然谨慎,但是也知道换是什么意思:“你们是哪里的人啊?打算用什么换?” 于笑道:“我们是旁边部队来的,想换点鸡蛋和蔬菜回去吃。” 小姑娘一听,便松了一口气,你们进来说。 等她把于笑和柯景阳带进家里之后,又道:“你们部队里的人经常来我们这里换蔬菜和鸡蛋。”部队里有些人家住筒子楼,有些人家即便住独立的院子,但是院子能有多大?能种什么蔬菜?所以肯定要出来买,镇上的蔬菜的确也不用票,但是没有生产大队近啊,也没有生产大队的新鲜。 于笑倒是不知道这个,不过这小姑娘这样一说,可见她也是同部队里的家属做过这个生意的:“那我能换吗?我想换鸡蛋、黄瓜、番茄、青菜,这些有吗?” 小姑娘点点头:“鸡蛋四分钱一个,黄瓜一分钱一根,番茄一分钱一个、青菜一分钱一捆。”相当于蔬菜一分钱半斤。说实话,这个生产大队因为离部队近,所以经常买蔬菜给部队的家属。几乎全村人都卖过,所以也没有人会去举报。而且,这种事情都是在家里关上门交易的,也没有人能说的准。 于笑道:“那我要11个鸡蛋、两根黄瓜、两个番茄、两捆青菜,一共5毛钱,对不对?”也不敢买的多,蔬菜不新鲜就不好吃了。 小姑娘算了一会儿:“对的,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摘青瓜和番茄。”很多人家的青瓜和番茄都是种在家里的,因为相比于别的蔬菜,这两种蔬菜又值钱一些。特别是番茄,红了之后甜滋滋的,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欢吃,如果种在外面,担心会被人偷偷摘走。 小姑娘动作很麻利的摘来了青瓜和番茄,又从橱柜里拿出11个鸡蛋,然后从一边的篮子里拿出今天摘的,准备煮了吃的青菜:“给,一共五毛钱。” 于笑他们来的时候没有准备篮子,这下也不好拿:“你们家有小篮子吗?卖我一个。” 小姑娘道:“我们家没有篮子,不会编篮子,但是我知道谁家有,我们这有专门编篮子的,小篮子1毛钱一个,你要的话我去买,你们要等我一下。” 第75章 于笑和柯景阳自然没有意见,不过小姑娘又道:“那你们要先付钱。” 于笑笑着给了六毛钱:“谢谢你。” 小姑娘收了六毛钱就去买小篮子了,估计买小篮子的人家距离她家很近,所以没几分钟她就回来了。虽然说是小篮子,但其实也不小,装菜还挺合适的,于笑把鸡蛋和其他的蔬菜放进小篮子里。 小姑娘小秘密的问:“下次你们还来我家交换吗?”小姑娘也是聪明的,不说买这个字,就用交换来形容。 于笑道:“好的啊,下次来了再找你。” “好的呀。”小姑娘摸着兜里的五毛钱,心情很好。等爹娘下工回来,看见五毛钱,肯定会开心。 于笑和柯景阳买了东西就离开了,回到部队刚好是做完饭的时间,两人直接去了杨团长家。杨大婶正准备做饭,听到声音出了厨房一看:“你们回来了。”她孤儿所是五点钟下班的,所以这会儿也是刚到家。“小于啊,你喜欢什么样的口味?” 于笑从自行车上取下小篮子,把小篮子递给杨大婶,一边道:“我的口味比较清淡,平时喜欢吃蔬菜,婶子的厨艺很好吧?” 杨大婶接了篮子:“说句不夸张的话,确实不错,我以前喜欢研究怎么做菜。你们去了生产大队?”一看这些菜就知道,肯定是那边买的。 于笑:“先去那边熟悉熟悉,免得以后来了不知道路,也不敢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