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95节 (第2/3页)
样的人,每一个人对礼的认识都不一样。 不用看也知道,萧宁更懂得一个道理,礼,对于连吃饱都成问题的人,所谓的礼井不必事事参照贵族。 倒一如萧宁行事,想来能得尽天下民心的萧宁,面对百姓时必无多少约束。 “你们说的都是礼,却不是全部的礼。于礼于刑,你们又是怎么看的?”讲礼,就不能不讲法。莫怀针对的人更是萧宁。 “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萧宁对答如流,莫怀不得不说,萧宁读的书确实不少! 这样的年纪便明白这礼与法的关系,两个答案其实都是关于礼与法的。 莫怀很是满意萧宁这一答案,“以法夺礼,可否?” “或以法夺礼,是为行严刑酷法?”萧宁再问,莫怀道:“不然?”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萧宁这么再答。莫怀露出笑容,不难看出他的满意。 就是其他人对萧宁的回答,联想萧宁一惯行事风格,倒是不出左右。 萧宁既从来不会味苛责于人,但若是触及底线,如姚拾儿一事,萧宁无论再怎么痛心,难过,终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将她杀了,绳之以法,以正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昌还是有律法的。 顾承眼睛亮闪闪的。 莫怀不得不说,萧宁这样的人,以她之功,她要是都当不上这个太女,往后哪一个人上位,诚如萧宁自己说过的那样,谁都容不下她。 是以,别管什么礼法不礼法,有没有这个先例在,大昌既建,开一代先例,也算是给后世做一个榜样。 一堂课上完,莫怀回去跟亲哥碰面,不忘把儿子侄子叫上。 “太女擅长领军,此言可虚?”道听途说的话,莫怀是有些拿不准,反正莫怀去过军中,想是军中人对萧宁的评价最是真实。 “不虚。父亲是不知道,太女在军中同陛下一般说一不二。”莫井从前也觉得一个女郎,就算外面的人传得再动听,那也不代表她当真有这本事。 结果去一趟军中,听着一众将领对萧宁赞不绝口,军中将士,更是不打丝毫折扣的执行萧宁当初立下的军法。可见在他们心中,萧宁的份量有多高。 “能文能武,萧家教得很好。”莫怀感叹之后,细细说起今日上课萧宁的表现,一点即通,举一反三。这样的聪明人,若不是怕其他人都消化不了上课的内容,莫怀都想继续讲下去,看看萧宁的底线在哪儿。 莫恢沉着地道:“依你看来日他们父女会不会因权势反目?” 此话问得莫怀一愣,倒是莫兼道:“应是不会,陛下膝下独此一女。” “陛下还年轻。”这话出自莫恢之口,带着冷意。 “你今日外出,且看看这张纸条。”莫恢说完掏出一张纸条,递到莫怀手里,莫怀不解,还是接过仔细查看,可这一看,看得他脸色一变,“从何而来?” “有人送到府门前的。”莫井对这事亦明了,赶紧补充,证明这个事情他其实也是知道的。 莫怀脸上闪过惊愣,随后问:“是真是假?” 莫兼道:“无论真假,透过此事可知朝廷井不安宁。也就是说,纵然如今父女和睦,将来为人挑拨,却是未必。” 第187章 一桩接一桩 有些担心并不是空xue来风,而是见过世面的人清楚,真真是无法避免之事。 最终,莫恢决定让莫怀拿着这张纸条去见萧宁,只为验证此中真假。 莫怀明了,却也提醒地道:“太女未必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一个舍弃她的人,就算她们有血缘关系,可是萧宁绝不会不懂得取舍。 “我终于明白,为何父亲让我们三代不可入朝出仕的规矩。”莫恢于此时感叹一声,同时将目光落在莫并的身上,若不是这么一个熊孩子非要跑出来,至于闹出这些事? 有些事,不知道可以当作不存在。可是,若是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