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_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71节 (第2/3页)

眼前,就算山民想再说得嚣张,进犯梁州讨不了好的结果,难道以为瞒得过谁?

    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东西须从大昌处换取的山民,其实是被大昌掐住了命脉,若是不想往后山民的日子难过,还是同梁州交好为上。

    山民与梁州交好,得利最大的一直都是山民。

    只不过大昌为边境安宁考虑,故而一再退让。

    战事一起,两方皆有死伤,可是这谁多谁少,谁心里,想是有数的。

    况且,这些年同大昌交好,大昌是大方的人,面对山民的处境,能帮上他们忙的事,皆以为之。

    山民得了好处,为长远着想,岂有不思继续与大昌交好之心。

    当然,这战事一起,更多问题在于他方,而非尹山。

    趁此机会,崔攸不介意助之一臂之力,让他成为一统山民的头人,自此往后,大昌只需要同他一人往来,山民出事,也只须寻他一人问明究竟。

    尹山若说无意一统山民,定是骗人的。

    恰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了机会,再有梁州相助,他岂能不顺势为之。

    尹山这些年得大昌相助,如虎添翼,收拢人心从不掩饰,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数山民是偏向尹山。毕竟跟着尹山能吃饱穿暖,换作谁又舍得过苦日子,不过是别无他法,不得不认命。

    若是一但有人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都乐意之极,也会拥护这一个人。

    尹山便靠着人心,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到今日,这几乎大半山民民心归他的结果。

    接下来,接下来能不能一统山民,亦关系重大。

    总而言之,暂时梁州事已缓,山民自己内部争斗,那同他们并无太大干系。

    无论与山民为战为和,都只是为了梁州边境太平,若能得太平,管别人打得再是天翻地覆,与他们何干。

    总算还好,梁州就算再生变故,也迅速平定,这让有那想拿来当话柄的人,这一回也没能如愿。

    可这梁州刺史吧,出了一个张难坑得大昌不轻,要不是先前萧宁与南宫致远打下基础不错,就凭这回事,简直要叫梁州为之大乱。

    张难定要严惩不怠,可谁来继任梁州刺史一职,人选须得考核再三。

    于此时,敬国公姬则请之。

    这一请,请得人一愣,随后不约而同地看向萧评,这一位之前在雍州时为京兆府尹,如今迁了都,京兆府这位子还是由他来坐镇。

    可是姬则请之一事,有人只好奇一样,萧评愿意让这如花似玉的王妃往这边陲之地,同山民打交道?

    人选,萧谌和萧宁都不否认姬则是有能力之人,梁州之地,当初贺遂亦在此处安营,姬则与梁州颇有渊源,此时请以刺史之位前去,她也是想做些实事。

    靠死去的兄长们,姬则成为敬国公,可是姬则是要成为像萧宁那样的人,实打实的做事,凭本事立足于世的人。

    该争的东西要争,该做的事也得做。

    梁州刺史,她也要去试试,看看自己究竟有能无能,是否能担得起重担。

    可是,姬则想证明自己,这桩事萧谌要做下决定,须得考虑萧评。

    是以纵然姬则相请,萧谌望向萧评问:“明王以为?”

    “陛下用人唯才,若以为敬国公可用之,臣无异议。”萧评表态,萧谌扫过在场众人,于政事堂议事,都是自己人。不过,夫妻间的私密之语,或是兄弟私底下说的话,都不太好当着太多人的面细说。

    故而,萧谌道:“此事,诸卿且退下,朕与明王细议后再决断。”

    这么说话就是为了打发人,那是无可厚非,姬则和萧评是否商量好,须得私下问上一句,问明白后,能不能任姬则为梁州刺史,再议,再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