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56节 (第3/3页)
奈明鉴敢说,那就是一个脸皮极厚的人,压根不在乎这群人怎么看待他。想生吞他,他们倒是有这个能耐再说吧。 “诸位?”明鉴嫌气人气得不够,继续地问。 “不知殿下所谓的公审,是要怎么审?”李御史一看身边的人被气得都要成河豚了,连忙岔开话题,还是先揪萧宁的小辫子为重。 萧宁道:“我为主审,请天下百姓,各方人士共聚,且让他们一道判定,这个案子到最后,是否有不公?诸位总是觉得我会包庇于人,我也觉得诸位心心念念都是如何给我下绊子,纵然我做得再公正,最后在诸位看来,我依然是不公正。 “为免落人口舌,公与不公,不好由你我说了算。世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这把尺,也不是你我来定的,公与不公,且让大家最后评论。” 萧宁就是不想让他们只手遮天,这么好的突破口,不满于萧宁的人,不管这个案子最后审得如何,不公两个字都是极能煽动人心的,他们要的也是人心乱。 要知道萧宁走到今日,能有这一番成就,就是因为得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终于也是有人懂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们想让萧宁败,就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让萧宁在天下人中失去她的威严。 一个失信不公之人,敢问这天下百姓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她吗? 只怕是不会的吧。 萧宁最大的倚仗,最后却成了毁她的一切利刃,试想一想,难道这不好吗? 果然这一群人啊,也想用最残忍的方式毁了萧宁。 可惜,对于民心,如何得民心这个事情上,他们并不是萧宁的对手。至少吧,他们若是想看萧宁的笑话,让萧宁在民心中败于他们,从来不把百姓真正当人看,不过是将百姓视之为他们棋子的人,断然不可能。 “诸位以为如何?”萧宁说出请各界人士参加公审时,一群人又想骂人了。 萧宁真不是一般的狡猾,连这个案子审完之后,他们可能会做出什么事都已然猜到,不给他们任何机会,直接杜绝了! 碰上这样一个对手,真是叫人生气怨恨啊! 于此时的李御史这一伙人,恨得萧宁咬牙切齿,但也不得不心生佩服。 你说一个人的脑子怎么能长成这样的呢?她怎么就把他们的心思猜得那么准,就算他们也猜到了萧宁的意图,可是面对萧宁落落大方,愿意将自己所做所为昭示天下的做法,他们就是想攻击萧宁,太难了! 再难,萧宁把话放出来,现在就等着他们决定要不要参加这个公审。他们要是不想参与,萧宁怕是有不少话要说吧。 比如他们这是眼看揪不着萧宁的把柄,认怂了? 输人也断然不能输阵! 再说了,萧宁防得他们的后招,这公审的事还没审完呢,何必急于一时。 “就依殿下的。”李御史这个代表把话说出口,就跟萧宁杠上了。他们倒要看看,萧宁对自己一手教导提□□的人,是不是当真能狠得下心处置。 萧宁朝萧谌相请,“请陛下大开宫门,于登闻鼓前公审姚将军一案。 得,萧宁这一回做事,可不是只为了眼前。 登闻鼓是什么地方?这不过响了两回,两回都是掀起惊天动地之事的登闻鼓啊,就该让天下人都知道,往后,若有遇之不决,或是官员不作为之事,可击响登闻鼓。 有些东西存在着,就是为了让人用。 登闻鼓正是如此。 如果天下人都懂得运用登闻鼓,那么对大昌而言意味着什么? 萧宁要的就是一片清明盛世,哪怕这清明之下难免会有黑暗,可至少大部分光明已然覆盖天下。这便是大昌朝建立的初衷。 走到这一步的萧宁,这一生为之奋斗太多,往后只会继续朝这个目标不断地前进。 她想让百姓过上太平安乐的日子,更想让百姓有冤可伸,不再任人欺压,终此一生连一个太平都求不得。 姚圣就知道,萧宁主审这个案子,断然不会用之前的方法审案,果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