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49节 (第3/3页)
虑过这个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大昌所得西胡城池,几乎都有了天然屏障,但还是差了点。 萧宁现在所指的地方,就是为了补充这一点。 萧谌仔细看了看,“此处有什么?” “河,西胡的天河。”所谓天河,便是这支河流所到之处,皆是胡人之境。 以江河为界,萧宁考虑的更是,西胡擅长水性的人并不多,有此处,可叫百姓能倚天险而暂得一宁。 至于其他,萧宁论起道:“且我朝所得之城池,若无此河,百姓无水可食,若无水,后果如何?” 水是生存的必需品,如同饭菜一般,无可或缺。 若说萧宁刚提出这个地方,他们都不当一回事,听到这里,皆严阵以待。 水的重要性,在场的人都明白,正是因为明白,知道萧宁不会拿这么大的事玩笑。 “可是看舆图,这离我们所攻占的城池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想得到的事,西胡未必想不到,他们只怕不会愿意如我们所愿。”这话倒是不假。 萧宁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若以城换城呢?” 听到这方意,众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了惊愣,如何以城换城? 这会儿萧宁将手指在了一座城上,“此城是为西胡先祖之地,夺此城时,我们的将士打了近一个月,最后西胡将士尽亡于此,城方能破。此城,落于我们手中,如今百姓亦不服,来日战事一定,必再起反复,既如此,何不以它换要塞?” 萧宁并不是多喜欢占人便宜的事,他们打下的城池,自然是要守着的。 可是,想从哪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虽然对方败了,但若是想如愿以偿,自该给对方所求。 “这??”众人对视一眼,他们是觉得,好不容易攻下的城池,拿来交换,似是多不妥。 萧谌的想法跟萧宁一样,凡事自然是要有取舍的,天下间的好事,不可能全都让他们一方给占了。 “比起战事不休,我们大昌更愿意休兵。但纵然要止兵,他们西胡敢犯我大昌,岂有不让他们付出代价的道理。犯我大昌者,虽远必诛。强国之根本,只为保卫家国百姓。若不杀一儆百,让各国知道,我大昌不是好欺负的,往后尚不知要闹出多少事。” 这话说得不错,凡事总是要寻根溯源,如他们大昌本就不是特意挑起战事的那一方,既如此,为何不以西胡求和为开始,结束这场战争。 萧谌从上缓缓走下,“我大昌经此一战,不为夺他国城池,只为守我家国百姓。与西胡索赔,不过是为让他们记住教训,不可轻犯我大昌。且亦可弱其国,何乐不为。” 说来说去,还是支持萧宁,认为萧宁想的这个办法极好,就这么办了吧。 众人也就不再争执不下,毕竟萧谌最后的一番话,亦是点出根本所在,他们所图的从来不是攻他国之城,杀他国之百姓,开疆辟土。 既如此,以一座将来必为西胡非夺回不可的城池,换得所得城池百姓将来的安定,岂不正合他们之意? 萧谌将此事定下,其他细节,如所需多少牛羊这些,萧宁认为,比起我们在后方对西胡的情况所知不多,倒不如让前线的孔鸿把握此分寸。只要将要的赔偿摆在那儿,想必孔鸿定能把握分寸,会知道如何为大昌争来更多的利。 一群人也觉得不错,是这么一个道理。 私下萧谌叮嘱萧宁一句,该让姚拾儿回来了。萧宁明了。 *** 一应文书送达,议和一事,且由孔鸿全权处置。 孔鸿手里拿着萧谌让人送来的公文,朝一旁的将士中的一人吩咐道:“姚将军,殿下有诏,命你即刻回京。” 以萧宁之名而召之,并不是由萧谌开口,细想前线战事,主力是孔鸿他们,一应女将女兵守卫一方,有些细节,萧宁召人回去询问,亦无不可。 帐中一员女将正是姚拾儿,当日在雍州,萧宁巡军时,曾与众将士比试,夺得冠军。 当日萧宁启用之,这些年下来,她一直都在战场,凭战功一步一步成为卫将军。 听孔鸿的话,知是萧宁有召,姚拾儿道:“左仆射,战事未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