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26节 (第2/3页)
萧宁能考虑到他们的难处,知道他们拿着那么点的俸禄要养家,其实真没有那么容易。 一时间众人皆是百感交集。看着萧宁的眼神也就更加复杂了。 其实站在朝廷的立场,都说陛下对臣子信任,臣子当为天子尽心尽力,谈钱什么的,太伤感情了。 屁!喊出这空话的人,是不想从皇帝手里光明正大的拿钱办事,背地里就不知道他都贪了多少。 萧宁就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是以愿意为他们着想。 想让百姓心系家国天下,都要让百姓吃饱穿暖;想让百官尽心为朝廷,为百姓,难道不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朝廷命官同样也是为人子,为人父之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若是家中不宁,让他们如何能尽心为国为民? 萧宁明了,官员也是寻常人,若解决不了他们的吃穿问题,这不是逼得他们贪吗? 官员要是一贪起来,接下来的事情可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萧宁宁可出有数的钱,让他们一心为朝廷和百姓办事,也不愿意让他们贪。 当然,她想出这个办法或许只能解决一部份人的问题,并不能解决了所有人都不贪。 那也没有关系,能少一个贪官就是好事。 萧宁心里的想法,萧谌自明了,不得不说,萧宁为民着想,亦为官着想,这恰是许多人没有考虑到的。 衣食住行,人之根本也。萧谌也曾为了手中的兵马和百姓忧心过,按理来说比任何人都要更明白这其中的不易,只是国库不丰,一时半会儿确实考虑不到官员这一层。 萧宁这两年在外头折腾出不少的东西,其实看起来不错,收入吧。他就看了一眼,看完之后只想说,果然节流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源才是。 源源不断的钱入账,管你怎么花,这进的永远比出的多,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朕觉得公主所奏皆可行,你们以为呢?”萧谌同意事情并不就能定下,还得过三省,最后才由六部开始分工办事。 “臣附议。”明鉴第一个出面,顾义晚了一些,却也道:“臣附议。” 姚圣和孔鸿都是相互对视了一眼,这才齐声地道:“臣附议。” 水货和铁全,他们就算是想反对,这都占了五个人了,他们反对有用吗? 最终也只能应一声同意。 其实他们在读的内容里,注意得更多的是,萧宁提出父在母丧服哀三年这一条,这是想让女人的地位和男人一般。要知道《礼记》所记,父在母丧,只需守丧一年。 可是相比之下萧宁提出的加薪一事,这是为天下官员一起加的薪,多少人的注意力都在这上头。 真正的切身之利,而且就是放在眼前的利,他们但凡想到这一点,心中岂能不欢喜,又怎么会不乐意。 反正天下不决之事,最后都要过政事堂商议,表决,现在这几位大部分都同意了,就不需要再多此一举了,萧宁所作的报告,所有的倡议,都一致得以通过。 随后,再有一人进言,大兴亡,姬氏数位皇帝惨死于佞臣之手,是不是该以追封,以令天下知大昌敬佩姬氏几位不屈之帝? 话,说得是相当的有技术,敬佩啊,面对不屈不服,不为佞臣所威胁的人,当敬之,理所当然。 “是该以追封,只是数代先帝皆以年幼之身而死,后继无人。”萧谌说到这里那叫一个惋惜,很是为找不到继承的人而可惜。 “姬氏数帝皆无后不假,但还有清河郡主在。为兄妹,想是思姬氏后继有人,再没有比清河郡主更合适的人。”说了老半天,萧谌又是一副很是乐意给姬氏追封的态度,可是太好了!接下来就得他们加一把劲,好把此事定下。 “以清河郡主袭姬氏之爵位?”一群高兴很快就能加薪的人,终于意识到他们听到了什么,满目都是不可置信,这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玩笑断然是不曾的,就是不知道众人以为此事可行或是不可行? 想到这一点的人,马上扫过在场的人,想从他们惊讶的表情中看出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这,这以女子承爵,不妥。”半响后,有人干巴巴地吐露这一句,却是带着试探,总觉得萧宁一回来就闹出这样的事,不同寻常。 但是,萧宁可是刚为他们争取了大利,他们总不能刚得了好处,这转头对付起萧宁,与她作对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