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311节 (第2/3页)
们都不认识,有了认识的人,并且都一致指证了,这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颜刺史热切地望向萧宁,就盼萧宁能下令把人捉回来? “你怎知指证之人就识得他?依古今之律法,疑罪从无。难道刺史能成为刺史,连这条律法都记不住?”萧宁一连串的追问,且问问这颜刺史,是不是觉得只要有人举报,不需要证据就能定人的罪? 颜刺史连忙道:“臣自然知道。” 萧宁满意了,至少能懂得这条法律,那可是好事。 “判罪讲究人证物证俱在,且不说指证之人他的指证可不可信,可有他们是曹根之子的物证?他们在荆州境内,可曾犯下不该犯的过错?”萧宁得了对方的认可,这才只是开始,接下来且让颜刺史继续。 “没有,可是......”颜刺史想解释,萧宁道:“既无物证,疑罪从无,我把人放了,有何不妥之处?” 杨眉处理得事情甚好,真真假假的事,至少他做出了那样的一个假象,让曹根的儿子们葬身于火海中,这就给了萧宁堵住天下不服之人的理由。 只要曹根的儿子们这一辈子安安分分,她绝不加一指于他们之身。 萧宁这么处理事情,依情依理依法,都叫人挑不出毛病。 原以为萧宁同曹根争天下,最想将曹家人赶尽杀绝的人定是萧宁的吧,结果叫他们大失所望。萧宁这放人放得也太干脆了。 “颜刺史,朝廷没有那么多俸禄养闲人。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曹根之子,只凭一人一面之词便要定人之罪?你是想让天下人觉得,活着的时候萧氏不怕曹根,他死了,我们倒是怕他的儿子?”萧宁亦有疑惑,这会儿且顺着人的话问起,倒想看看,他们打算如何解释。 “臣并非此意,可是这是乱臣贼子之后,自当人人得以诛之。”颜刺史说得那叫一个大义凛然,不过就是希望萧宁别那么爽快地把人放了。 “不错,乱臣贼子人人得以诛之,可是你也该记下一点。我大昌百姓,我大昌律法护之。既无证据证明他们之过,仅凭旁人一番指证,你便要将百姓定为乱臣贼子。 “是不是来日有人同朝廷进言,颜刺史忠于曹根,是为附逆之人,我也当将颜刺史关入大牢,再以查查?” 萧宁倒是有的办法治他们。 旁人之怨之怒,当官的压根不在乎吗? 成,但凡他们说出不需要证据,只要有人告就成,萧宁保证会好好地招待他们。 法律保护天下人,尤其保护懂得律法的这些世族。 若是他们想把疑罪从无这一条改了,接下来可就热闹了。 难道还以为,朝廷若是想解决他们这些世族,会跟他们客气? 凡是他们素日用来排除异己的手段,人人都能用上,到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子,想来他们完全可以想像。 “臣绝无此意。”萧宁既无心捉人,有的是理由说服,尤其的大义凛然。 颜刺史面上一僵,却是怎么也想不到,萧宁竟然会是这样的态度。曹根的后人,萧宁完全不打算斩尽杀绝? “既无此意,便不必再议。毕竟律法并不是摆设,不以人之喜好而定。刺史既为刺史,朝廷命官,当思维护朝廷颜面,也要为百姓着想。”萧宁巧笑嫣然,走到颜刺史的面前,轻声叮嘱一番。 哪怕萧宁笑得再是和善,落在颜刺史的眼里,这都是警告多于其他。 第151章 牛引发的事 颜刺史不管怀揣的何等心思,断然是不想到最后自己把自己坑了。 连连与萧宁称是,半句不好的话都不敢说。 “不知殿下从何处得来的粮食?”颜刺史没有办法,还有一桩事没有问清楚,那能怎么办,问个清楚。 萧宁明了,重头戏在此!可是,她是君,前面的是臣。无关国家兴亡,百姓利益之大事,她有必要有问必答 是以,萧宁不答之,目光深邃地盯着颜刺史看,看得颜刺史头皮发麻,汗流直下,最后连连与萧宁赔罪道:“殿下恕罪,是臣失礼,臣与殿下赔罪。” 得,终于是反应过来了啊! 萧宁笑了笑,“刺史贵知,甚好。方才你那么一问,我还在想,纵然是陛下亦不曾如此对我追根究底,到了荆州,我倒是事事要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