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81节 (第2/3页)
中了解甚多。 一个三十来岁的将士不得不出列,将事情大致说来。 萧宁一眼扫过那人,出身青州,是简明的旧部,但也是经过战场练出来的,“蒋将军,我若记得不错,你原也是海贼出身,降于青州。我得青州时,你随简将军一道归附,多年以来,随我出战,陛下也罢,我也好,可曾因你的出身而轻视于你,连论功行赏都做不到?” 现成的例子,他自己是什么身份,再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的。 这一位蒋将军面上一青。 这自然是没有的。原时,他随简明一道攻入扬州的,后来简明被调进军兖州,因他比之贺遂更擅长水战,是以在扬州之同人,他的份量比贺遂还重。 一开始以为简明应该很快回来,因此他倒是不敢太猖狂,可是后来明了简明怕是不会回来了,这扬州,如今虽不是繁华之地,但却是立功的好地方。 况且大权在握的感觉,谁能不喜? 一喜,便有些忘乎所以了。哪怕到了后来贺遂屡立战功,朝廷对贺遂的看重也远在他之上,就连回京述职一事,竟然都让贺遂回去,这简直就是要让贺遂将他取而代之。 察觉这一点,蒋将军更是觉得,之前一直压制梁好,不将梁好的功劳上报是最妥当的事。 否则这夫妻二人齐心,扬州岂有他的出头之日。 可是,千算万算他总是算漏了一样。 他以为怼得一个贺遂不曾据实上报于朝廷梁好的功劳,便能瞒天过海,世上皆无知道的可能,却不思萧宁竟然代天子出巡,一路行来,所到之处,凡事皆无遮掩之可能。 纵然听闻徐州之事,贺遂被调往徐州掌徐州军务,心惊之余,又想贺遂断不可能和萧宁提起梁好之事。瞒,还是可以继续瞒下去的,放轻松,放轻松是吧。 蒋将军思量如何瞒天过海,却不想萧宁到扬州的第一天,谁都不见,竟然就往军中去。 他怕是以为扬州真成了他的地盘。如今的扬州,不仅有青州兵马,同样也有当初随萧宁一道征战之将士,纵然叫他瞒得过一时,他也休想能瞒得过一世。 “陛下和公主都不曾。”蒋将军汗淋如雨,却不敢不如实答之。 “那为何对梁娘子之功瞒而不报?”萧宁立刻再问,目光如炬,一眼似是看透他的心思。 蒋将军不怕萧宁吗? 要说最怕的还是简明,可是萧宁是连简明都害怕的人,他见识过萧宁的手段,亦知这一位眼里不揉沙子,事迹败露,若是再死不承认,他将是何下场。 “末将,末将知错,求殿下饶恕。”蒋将军明了自己扛不住,于此时最好的办法是承认自己的错误,不管萧宁想怎么责罚,他都且受之。萧宁面对这认得分外爽快的人,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一句饶恕便想让我饶恕?且让扬州众将士一道说说,你昧功不报,当如何处置。” 开玩笑,萧宁现在就是为了争取公平而不断地努力!军中,这可是他们父女最大的倚仗,立朝之初,连军中都暗无天日,令将士看不到希望,认定了这是一个暗淡无光的王朝,连论功年赏都做不到,大昌就真的完了。 谁人都想不到萧宁竟然要如此处置吗? 这是要怎么? “殿下。”蒋将军亦不曾明白萧宁这是何意,这是要如何处置于他,急忙地唤一声。 “军中之事,文臣不得干涉,这是朝廷定下的规矩。并不代表军中将士可肆意横行,你之过,且于军中处置,三日后,于军中设审判之。彼时若是诸位县令想一道旁观,亦无不可。” 萧宁定要将公正刻入军中所有将士的骨子里,叫他们牢牢的记住,有功当赏,有过当罚,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瞒他人之功。 蒋将军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想再唤萧宁一声,萧宁却道:“今日若是换了简将军,若知你敢昧功不报,欺人太甚,他会如何处置于你?” 简明亦是掌军极严之人,最是不容人抢功,昧功。 也正是因为如此,跟着他的将士才会愿意随他出生入死,从来不曾迟疑。 蒋将军既然是简明的人,他该明白,就他做下的这事,落在简明的手里,简明能亲自将他打死。 军中最忌赏罚不分,最怕的也是为将者处处争功,处处夺功。 蒋将军纵不思争,也不想夺,却昧下不报,若是人人皆如是,岂不寒了天下将士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