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_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72节 (第2/3页)

是开荒,他们竟然无人配合。这就是想让百姓归于他们,成为他们部曲,依他们而活,生死皆由他们做主?

    如这些世族,皆有特权,如赋税,如家人供养。

    再加下世族不曾上报的隐田,隐户,这些都是他们家底。一代一代的积累,那是相当的可观。

    但不管是对百姓或是朝廷,这都不是好事。

    百姓流失田地,难以继活;朝廷流失百姓、赋税,国库如何充盈。

    故从古至今,但凡不糊涂的朝廷,都会想方设法扼制人兼并土地,努力保障百姓的利益。

    只有百姓得利,朝廷才能稳定。百姓若无活路,便是他们造反的时候。

    很多时候,一个王朝未必见得有太多的过错,却在有心人的cao控下,一点点的小错成了大错,如大兴之亡,谁能想得到。如今却不复存。

    “另,与徐州其他小世族提醒,愿意为朝廷效力者,朝廷必厚待之。”萧宁打了人,也得拉一波人。可不能一味的只压制,更得拉人为己所用。

    “还有,兴教育,天下有才之人,纵不愿意出仕,若有为朝廷培养人才者,朝廷亦供之。”萧宁也是脑子一转,想到了这等办法。

    不少人都在观望大昌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朝廷,更有那世族出身的人,纵然家道中落,未必在此时愿意为大昌效力。既如此,何不请他们育才。

    桃李满天下,这是多少人心之向往之境。朝廷要是愿意出钱出力帮忙养人,有何不可?

    其实这办法就是促成人办私学,只要私学兴起,可比朝廷以一己之力,兴天下教育要容易得多。

    叶刺史一听连忙道:“这要是办的人多了,将来这笔支出?”

    “从我的私库出。”萧宁相当霸气地挥手,叶刺史一脸懵,公主殿下的私库很丰厚吗?

    “天下盐利尽在公主之手。”宁琦毕竟跟着中刺史混了不少日子,那是必须提醒他一句。

    知道萧宁的私库有多牛吗?简直就是整个天下最大的利都在萧宁手里。

    宁琦一开始看到那半月一回的账本,厚厚的一本又一本,翻开一看里面记下的金额,傻眼了。

    有钱人,天下要说最有钱的人绝对是萧宁。

    盐利不说,还有不少商贸流通,萧宁手里的钱,旁人难出左右。

    额,当然了,萧宁这说是私库,但大昌朝如今大肆兴建工程,钱可是都从萧宁处出的。

    这也是为何大昌建朝以来,哪怕知道盐利在萧宁手里的人不少,从未有人敢跟萧宁提起,将盐利上交国库。

    要是钱进了国库,说句实话,确定最后能拿出来的有多少?

    比起钱财的来去不明,还不如钱叫萧宁拿着,谁要是要用,用的都是正途,随时可以跟萧宁要。

    叶刺史震惊无比地抬头,啊,是啊,这事儿他听说过,那不是平价盐而已吗?

    盐利都在萧宁手里。怪不得萧宁如此大口气!

    “往后这笔出入直接送呈我,但也要提防有小人趁机捞财。”若能为朝廷养人才,钱,萧宁有的是。

    要不是人手不够,萧宁恨不得立刻在各地兴建学校。

    可是,现在开荒引渠,解决百姓吃食问题最为重要。

    教育,须得叫百姓吃饱穿暖后,才能考虑下一步。

    “唯。”叶刺史已然不想问,萧宁怎么能这么有钱,可是再有钱的萧宁,钱也是用在百姓上,这就没什么问题了。他管那许多。

    “去忙你的吧。”萧宁亦知叶刺史这会儿忙得不可开交,且让他自忙去。

    “我去帮忙。”宁琦最是积极,跟着叶刺史理事,叶刺史是个正直又干实事的人,她能学到不少东西。

    萧宁颔首,两人立刻退去。

    “我去寻秋尚书。”萧宁抬脚自寻秋渠去,在萧宁忙着收拾徐州的世族时,秋渠忙着在徐州转悠,考虑如何开荒修渠引水,造福百姓。

    秋渠之前倒是来了,不过那个时候世族不配合,对他一个工部尚书,那是半点都不给面子,秋渠就是想了解了解徐州,这都被驱逐。

    当时秋渠便将此事记下了,思量将来什么时候萧宁能过来收拾这些王八蛋。简直不是个东西。

    打从跟萧宁进徐州,秋渠便撒欢似的跟着叶刺史转悠,现在叶刺史的事是办完了,他的可还没有。

    萧宁也是要去关心关心秋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寻到秋渠时,秋渠正站在田头和人说话,头上戴着草笠,远远看去,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