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61节 (第2/3页)
冀州?”一照面,萧宁也不绕弯子,只管问来。 贾谕被问,微微一愣,还以为萧宁是在说笑呢,不想萧宁虽是面带笑意,并无玩笑之意。 “朝廷但有驱使,自无不从。”贾谕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迎来出人头地的机会。 枯木再逢春,三生之幸也。 “请君为兖州刺史如何?”兖州,随着顾义和明鉴、崔攸他们回来,兖州刺史这个位置,总得想一个合适的人选。且 顾义倒是想举荐,可惜并无合适的人选,毕竟兖州之地,情况复杂,曹根是颇得民心之人,非犯上作乱者,朝廷无意赶尽杀绝,如何安民心,稳兖州,这个人,寻常人不可行。 若不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也不至于叫顾义他们一直留在兖州。但顾义他们刚走,兖州…… 待顾义归来时,萧宁想来想去,想起贾谕此人,低调内敛,实不可多得的人才。 旁人未必能胜任兖州刺史,贾谕,或可一试。 刺史啊,贾谕始料未及,诧异地望着萧宁,萧宁笑问:“君可愿?” 萧谌听萧宁提起,纵然对此人所知甚少,但兖州情况萧宁又不是不知道,若非此人确实可行,断然不会推荐,既然推了,萧谌自然得听听女儿的。 大掌一挥,且让萧宁路过冀州时,亲自去见一见这位,委以重任。 “老朽之幸也。”贾谕内心自大喜过望,连连朝萧宁作揖,接受如此重任。 “那便就此定下,这是任命诏书,以及兖州刺史的大印。”萧宁得了答应,一应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和大印,皆命人奉上。 贾谕这心里,一时间都不知如何是好,连忙伸手接过,满心满眼都是激动。 “将来兖州,尽托付于刺史了。”萧宁一声刺史唤来,贾谕感受到肩担上的重任,连忙应下道:“公主放心。臣必不负公主陛下期许。” 贾谕不曾为官,家中之小辈已然出仕,他也只是在家中好好教导儿孙,望他们将来能成才。 萧宁此番巡视,贾谕只是觉得小辈们颇得重任,理当当面拜谢萧宁一番。不料萧宁见完宋辞后要见的第二人竟然是他。 最重要的是,萧宁丢出让他出任兖州刺史这则好消息,一时间旁边的人都带着几分羡慕望来。 萧宁露出笑容,若不刺激刺激,怎么能让更多的人毛遂自荐? 果不其然,萧宁暂留于冀州,于田间问起修渠之道,还有开荒事宜,不难看出四周不远处打量她的眼神。 “公主殿下。”打量她的人,来则来,萧宁丝毫不以为然,总有他们按捺不住的时候,一但他们出现在萧宁面前,便是萧宁的机会。 这一回,堵上萧宁的人又一次出人意表,却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小娘子。 男人们的表情很玄妙,可是女子就不一样了。 豫州守将宁箭之女宁琦,自来到萧宁的身边以来,一直没有机会在萧宁的面前久留,被塞到无类书院学了将近半年,好不容易在萧宁告知,要在无类书院选一批优秀的学子随她巡视各州。 宁琦是削尖了脑袋往这里头挤,终于成为其中成绩优秀的人,成功得以跟在萧宁身边,成为随于萧宁左右的无类书院学子之一。 瞧见四、五个小娘子堵住萧宁的路,宁琦带着几分期待地看着前方。 “诸位小娘子为何而来?”既是出巡,一切从简,萧宁身上穿的不过是普通的粗布麻衣,为此不少人谏萧宁,提醒萧宁切不可失仪。 可惜萧宁压根不当回事,只问他们,身着锦衣华服于田间,身边围绕的却是食不能果腹的百姓,他们究竟何来的自得,为何又认定了,上位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该衣着华丽? 随后,萧宁自丢开不理,衣服穿起来的目的只有两个,遮体,御寒,怎么舒服怎么来,谁管你! 面对眼前看来似是要闹事的小娘子,萧宁显得心情分外的好,感觉似是早等着有人来闹事?? 为首一个红衣小娘子道:“不过是对公主慕名久矣,特意前来拜会公主。” 萧宁颔首,“你们对我所知几何?” 既是慕名,萧宁倒是想知道,在这些小娘子中,关于她的传闻是怎么样的? “公主得天独厚,连上苍亦对公主厚爱有加。”红衣小娘子第一个回答。 一旁一个苹果脸的小娘子道:“不对不对,外头都说公主骁勇善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不对,不对,还有说是杀人如麻,尤其不喜于世族。”一个懵懂的小娘子脱口而出,声音戛然而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