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_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6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60节 (第3/3页)

有些干瘦,皮肤黝黑,胜在双目有神,说起粮种的缘故时,萧宁道:“这是有什么讲究?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却是外在之故不是吗?”

    干瘦的男子作一揖而答道:“淮南与淮北相隔甚远,所产之物大不相同,然冀州,粮产天渊之别,只能是粮种之故。”

    “依你所见,今天下各州,若说粮种上佳是为何处?”萧宁不是不懂其中的道理,毕竟秋渠为萧宁普及了不少知识,更别说在李狂他们这群人里,精通其理的不在少数。

    她知,亦想知道工部之内的官员们,有多少将这民生重中之重之事放在心上,有心去了解过的?

    “雍州内。”雍州内的粮种一直都在不断的改进,身处于雍州内,有心之人,必将天下的收成所得的粮食,尽都仔细查看过。

    萧宁道:“那你们这一回出来,有带雍州粮种的吗?”

    谁也没有想到萧宁还会提出这样的疑惑,皆面面相觑,还是那位黑瘦的男子道:“臣带了一些,但并不多。”

    萧宁眼中闪过赞赏,“不错。这五谷种子,我皆命人将最好的送往各州。”

    问他们有没有带是一回事,萧宁都有什么样的安排亦不妨叫他们知道。

    “公主英明。”干瘦的男子连忙山呼,神色间尽是欢喜。

    “你叫什么名字?是为工部侍郎?”萧宁带人出来,连人都没有仔细见过,毕竟日子长着,总有认识人的时候,不必急于一时。

    只不过能把民生之大事记在心上,了解粮种一事,这一位倒是一个有心人。

    既是有心之人,萧宁又怎能不将此人记住?

    “臣吴在。”被萧宁问名字,干瘦男子显得有些激动,急忙自我介绍。

    “很好。冀州内的水路,你且看看,在离开冀州之前,我想听到关于冀州所有田地,渠道的报告。”萧宁给人一个任务,末了又补充,“在我巡察冀州之时,你需得跟随。”

    这既要报告,又要人跟在身边,这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吴在并不觉得有何不妥,立刻应下一声是。

    萧宁继续往前去,同时跟宋辞说起粮种一事,“我命人送来的粮种,可曾分于百姓?”

    “都已经派下了,只是百姓对此难免生疑。”粮种下发百姓一事,朝廷不是没有做过,但这一回可是大昌朝第一次下发粮种,百姓心中难免生疑。

    换来的是萧宁的注视,这种事情难道还想让萧宁去帮他解决吗?

    宋辞被萧宁这眼神一噎,,亦意识到他说起了一个傻问题。

    萧宁道:“雍州内,改进粮种,是为提升粮食产量,这一点身为一方大吏,你牢记在心,莫人云亦云,且,你当安定民心。”

    “臣亦不知此粮种如何。”换而言之,宋辞无法安抚百姓,亦是因为对粮种的一无所知,心中生疑。

    萧宁这一回不用回答了,意示一旁的吴在道:“你告诉宋刺史,去岁雍州的收成各为几何?”

    这个问题吴在研究过,答来没有一点的迟疑,立刻同宋辞一一道来,算是为宋辞解惑了。

    宋辞的目光落在萧宁的身上,若说之前宋辞在想,萧宁又不是了解这耕种之事的人,就算巡视各州是为了百姓谋福之事,也不过是让旁人出面。

    现在看来,萧宁就算不是完全专业的人,也不是可以叫他轻视的人。

    如今各州的官吏,怕是在萧宁的跟前,都得听听萧宁如何安排的。

    “一方大吏,责任重大。我们居于雍州,离百姓最近的是你们各州刺史,各县县令。百姓所请,早前朝廷于各地设铜匦,冀州之内,收效甚微。”等吴在同宋辞细细说完后,萧宁提起此事。

    宋辞被普及一堆常识,赶紧记下。

    有些事,有了一回,可不能再犯第二回 ,叫朝廷再捉了一次,心中不喜。

    萧宁提起此,宋辞显得有些无奈地道:“不瞒公主,百姓识字者甚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