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_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57节 (第3/3页)

导于萧宁,萧宁求之不得。

    听完萧宁的话,再是不同意此事的人,这一刻都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萧谌道:“另,你府上的属官,且由你来提拔。”

    如此放权,更是验证萧谌对萧宁的信任。

    萧宁道:“如此,儿请以笔试取有意为儿所用之士。”

    笔试,虽说萧宁之前想出的取才之道也包括在其内,但似乎听来萧宁这提议,又有些不同。

    “你做主,请三师相助就是。”萧宁的人,就得是合萧宁用的,萧谌要求不高。

    “唯。”亲爹爽快,萧宁自是欢喜,这叫其他人想再细究萧宁其中的细节,人家当爹当皇帝的都不打算多管,他们这些臣子,当真要问那许多?

    “这一年新开始,扬州水灾得以平静度过,这是好事。然国库空虚,如何迅速充盈国库,不叫朝廷再因粮食不济,无法救济百姓,亦为要事。”萧谌虽然乐意萧宁想出好法子能够解燃眉之急,可同样的办法能用一次,却不可一而再,再而三。

    一次又一次受制于人,手中无粮可救百姓,这并不是好事。

    最好的办法就是充盈国库,国库若是粮草充足,何必再求于人。

    萧宁毫不犹豫地道:“开荒修渠引水。”

    端是直接干脆,同时也道:“此事,非一州推行可。儿请巡视各州,落实开荒之事。”

    这主意一个接一个的,政事堂诸公都拿诧异的眼神看向萧宁。

    “民以食为天,若是不解决民生大事,谈何振兴大昌。是以,当落实开荒事宜,叫天下百姓知道,我大昌将百姓的之事牢记在心,时时刻刻,从来不曾忘怀。”萧宁一向会说话。

    “如何落实?”其实对于开荒这个事,政事堂的人说句心里话,懂是太少。

    第127章 我给你养人

    萧宁早已有所准备,“以各将士为主,助民开荒。战事已休,然边境未宁,将士不可遣。儿以为,将士当自给自足,不宜一应供需,都由朝廷供给。”

    这个主意对于朝廷而言自然是好事,不过这领兵去开荒,如雍州、冀州、青州之地,那是萧宁攻下的地盘,推行得甚是不错。

    其他地方,未免有些差强人意。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萧宁才会决定请之,巡视各境,既为安抚民心,同时也必须要将开荒事宜大力推广。

    人口少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事,但若是想让一个朝廷强盛起来,粮食是基础。

    只有百姓能吃饱穿暖,才会考虑下一步。

    比如娶妻生子。

    若是连自个儿都养不活,如何娶妻,如何生子?

    饿死的人从来不少。

    萧谌道:“打算何时起程?”

    “自然是越快越好。”春耕未开始,这个时候就得准备,可不能等到春耕再动,那不是要等到明年再去了。

    “另,儿请工部半数官员相随。”萧宁可没有忘记专管这些事的部门,万不能把人留在雍州,天天坐而论道。

    “可!”父女二人一向以民生为重,萧宁现在想办的事,不过是为了落实百姓的境况,解决百姓的问题。

    “是否调秋尚书回京一趟?”秋渠这一位工部尚书,就没有回雍州的时候,全国的工程,大工程他盯着,小工程虽然不需要他,可他最希望的莫过于通天下之渠,可养于民。

    “不必。”萧谌第一个反对,“秋尚书行事自有章程,一应计划早有安排,调他回雍州,让他陪阿宁一道巡视,多此一举。”

    萧宁都要去巡视了,就为了查看全国工地是否有问题,秋渠在各地修渠,东奔西跑,忙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让他回来陪萧宁一道走走,这不是一件事让两个人浪费时间其中?

    萧谌和萧宁心知人才难得,能一人做好的事,就别让两个人都耗那儿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