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48节 (第1/3页)
他确实没有不相信人的意思,只是事情进展过于顺利,难免让他心中不安。可是现在,他提出请求,萧宁答应,他若不如萧宁所愿,他亦将为此付出代价。 赵十四郎急得嘴都快冒烟了,唇干舌燥,不由地轻舔了舔唇。 “只要公主向上天立誓,一定放我孙儿一马,我立刻将公主想知道的一切告诉公主,绝不食言。”赵十四郎这个时候并没有傻到底了,急忙地提出他的要求,希望萧宁可以做到。 萧宁面对心眼颇多的人,这样的人信奉于天,难道是上天曾给他何等的好处? 信仰这种事,说也说不来,她不信,不代表世上的人都不相信。 若是这样的一句话能让人安心,可以叫他配合无比,萧宁倒是挺愿意如他所愿。 “我在此对天立誓,只要你们父子将我知道的一切如实相告,我定放你孙儿一马,若违此誓,天诛地灭。”萧宁立誓,相当利落。 赵十四郎没有听到萧宁的讨价还价,其实这心里还是一样的拿不准,只是现在的萧宁叫他挑不出半点毛病。 “你们想知道什么,问吧。”赵十四郎这一回叫人真正的拿住了七寸,如何也翻不出半点浪来,唯一能做的便是老老实实的听话,回答问题。 “清河郡主的母亲何在?”萧宁并未忘记这一点,一张口即问起,等着赵十四郎的回答。 清河郡主不由地握紧了双手,急切地等着,希望能得到肯定的答案。 赵十四郎望了萧宁半响,答道:“就在府里。” “不可能,府里上上下下,我早就寻过了,根本没有任何发现。”打从赵十四郎以她的母亲要挟她开始,她便密切注意府里的任何动静,并没有任何发现。 “暗室。”萧宁倒是一点即通,立刻明了赵十四郎为何说人被关在府上,就和清河郡主近在咫尺。 “明王,发现一处暗室。”恰在这个时候,萧评手下的人前来禀告。消息听来,叔侄二人对视一眼。 “这里交给你,我陪清河郡主走一趟。”萧评并不犹豫,不需要问赵十四郎了,那就由他带清河郡主去一趟。 “好。”萧宁问的是清河郡主最关心的问题,问完了,接下来就是她自己本身的问题。 清河郡主同萧宁福福身,并不再多言。 萧宁同赵十四郎对视,“你的同伙都有何人?” 这是萧宁和大昌朝上下,最是希望得到的答案,定要知道这群在幕后对萧宁动手的人,他们究竟都是什么人?如今又打着什么样的算盘? “切不可口说无凭,你是知道的,我喜欢证据确凿。”萧宁有言在先,提醒某人,切不可随便说话糊弄于她,她可不是好糊弄的人。 “公主何必心急,只要公主能对我的孙儿网开一面,有些事,我定如公主所愿。”赵十四郎宽慰萧宁,且让萧宁放心些。 他之前不愿意开口,不过就是笃定有些事,无论他怎么做,最后,他的妻是前朝公主,他的儿子,定能平安无事。 不说话,朝廷杀的只是他一人,不看僧面看佛面,有长沙夫人在,他无后顾之忧。 但现在,生了变故,许多事都出乎赵十四郎的意料之外,眼看就要断子绝孙,他又怎么还能顾得上其他,第一要事便是想方设法的保住,唯一不在此事牵连中的孙儿。 事到如今,他就剩下一个孙儿,他们父子落入萧宁之手,只有一死。 “我不急,这些天我都等着,又怎么会等不得你继续告诉我,你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萧宁所言不虚。 赵十四郎能活到现在,不正是因为他们坚信,只要人活着,早晚有一天会从赵十四郎的身上,找到其他的线索。 背地里谁都不闲着,都想仔细查查,可还有其他遗漏的地方。 不过,很显然有些事,或许从赵十四郎暴露的那一刻开始,有人便有意将所有的痕迹都掩埋,以为这样就能万事大吉。 比起不确定能不能寻得出来的线索,能控制住赵十四郎,以他为线索,就是莫大的好事。 赵十四郎本意是让萧宁紧张的,可惜很明显,萧宁根本不因他的一句话而迟疑或是担忧。 想看萧宁的好戏,他差得远了。 深深地吸一口气,赵十四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