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28节 (第3/3页)
煮食盐之时,看似并非全面禁止百姓煮盐,却也避开了煮盐之际最好的时间。这其中就有商道。” 萧宁论起管仲,清河细细一想,每年煮盐的最好机会莫过于秋收之后,彼时无论是时间或是实地,就连煮盐所需要柴火,都是最丰富的。 偏就是这样的时候,管仲请以禁百姓煮盐,诚如同萧宁所言,其中的弯弯道道,多得很。 “其实管仲此法,要的就是垄断的效果,独家的生意,自然是最好做的。但身为朝廷,若这独家的生意不是出自朝廷,却是万万不能容的。”经济,政治,本来就不是能够随便分割的,萧宁提醒清河郡主,有些事,除非你能做到一定的地步,变得不可撼动,否则千万不可去触碰有些人的底线,尤其是朝廷的底线。 清河郡主倒是明白,朝廷,若是无法做到令行禁止,这便是朝廷的无能。受制于任何人,那对朝廷而言都是灭顶之灾。 想想大兴之亡,不正是这个道理。 “小娘子,郎君说人到齐了,请小娘子可以入内。”萧宁在给清河郡主上课之时,人只会越来越多,这时一个老者走出来,朝萧宁轻声说了一句。 萧宁颔首,表示听到了,朝清河郡主道:“这世上的事,不急于一时,你想学,将来有的是机会,现在,先把里面的人收拾了。” 都想拉萧宁下马的人,萧宁既然闻风而来,人齐了,她就该出面了。 萧钤身边的人侧过身,萧宁起身,往里去。 酒肆几乎都叫人包了,满屋子都是相似的人,萧宁才走近些,便听到一阵激动的叫唤声道:“如今公主欲封王,说的是论功行赏,他日若是她野心勃勃,欲称帝,照样可以说论功而立。是以,封王一事,绝不能由她。” 不得不说,这里面的聪明人其实真不少,听听这一语中的的话,便是洞察封王一事对萧宁而言,并不是结束,只能是开始。 萧钤被人围着,他倒是想说几句话,可是得有人愿意听他的才行。 “不错,正是此理。公主纵然对大昌有不世之功,亦不可居功自傲,尤其不宜越界。一但今日如公主所愿而封王,来日,只怕她会更不知满足。” 一群人就是因为萧宁而聚在此处的,讨论的也正是萧宁的心思。 萧宁自打进来后也不急。不过她这一出现,身边跟的多数是女郎,一开始无人注意,慢慢的人有人见着了,指着她的方向,同样也就有人注意到,暗示了身边的人,连锁反应,意识到萧宁出现的人越来越多,皆交头接耳的问,这是何人,怎么敢出现在这里。 这其中,若说没有认识萧宁的自然不可能,但看到萧宁的那一刻,总是叫人难以置信的,冲一旁的人拉扯着,想提醒人来着。 更有那胆小的人脱口而出道:“镇,镇国,镇国公主。” 镇国二字,萧谌是真不怕人知道萧宁的份量。就这个封号,谁人听着不知道萧宁在萧谌心中那是坐镇一国的份量。 听到有人颤颤的唤出镇国公主,那说得眉飞色舞,一脸愤怒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萧宁做下多少十恶不赦的事。 萧宁淡定地道:“诸位有礼了。” 微笑地说来,好似在场的人骂她的话,她都不曾入耳。 但是,骂了人的人,这个时候看到萧宁,丑态百出,不少人都仓皇欲逃。 “诸位看来很是欢喜见到我啊。”逃蹿的人,不少都倒在地上,望着萧宁的那一刻,更是露出惊恐,满目皆是不可置信。也不知道萧宁从哪里看出他们欢喜她。 反正,不管他们怎么想,萧宁就是当了众人的反应是欢喜。 这时候,萧宁根本不曾理会他们,缓缓的,一步一步地走到萧钤的面前,“阿翁。” “来了。”萧钤居于正坐上,叫人团团的包围着,萧宁行来,他这脸上也显得轻松了些。 却不知他丢出的这两个字对于旁人意味着什么。 来了! 怎么会是来了呢?萧钤不是极不喜于萧宁吗? 先前萧宁大败西胡而归于雍州,萧钤不是罚跪萧宁,加重萧宁的病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