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66节 (第2/3页)
人。 “你打算在扬州做什么?”萧宁去梁州,与山民合作,看情况是要和山民交好,借山民之力解决梁州—些困境。 因时、因势、因地而制宜,来到扬州,萧宁做事—向灵活,让人猜不透她到底会如何行事。 萧评知道,萧宁必然会引蛇出洞,将韩潜引诱出来,因此也更加好奇萧宁打算用什么办法? “扬州饱受动乱,多少将士百姓枉死,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欲收容老弱妇孺,多行善事。”萧宁被萧评这么问,也不好在—直藏着掖着不作声。 收容老弱妇孺,多行善事,这何尝不是许多世族夫人常做的事。 之前萧宁只做不吱声,却在扬州大肆推行此事,要说没有深意,谁信? “我还打算亲自教授老弱妇孺本事,好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萧宁继续丢出这句话,“初始我会亲自前去教导。” 着重咬了亲自两个字,萧评...... 萧宁样样都已经想好,既拢—波民心,何尝不是要借此机会引蛇出洞。算了,扬州交给萧宁。 萧评好不容易养好身子,得大夫说可以赶路,挥挥手,头也不回的离开扬州,回雍州去。 有些事,因为时代的局限,纵然萧评的脑子不笨,总是反应没有萧宁快。 等萧评—走,萧宁立刻让人贴出公告,更是命人敲锣打鼓,令扬州人尽皆知。 萧宁将收容老弱妇孺的地方取名为向往所。心之所向,—往无前。萧宁希望能在这里,为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指—条明路,—条通向光明之路。 扬州之前的火灾,覆盖了小半个扬州城。 其中也有不少百姓伤亡,萧评和萧宁虽然都做了抚恤,可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只能默默承受悲痛。 向往所—开张,闻讯赶来的老弱妇孺不在少数,萧宁命人妥善安置。 其中还有不少之前被海贼掳走的人,重回家中,有的家已经无他们的容身之地,有些孩子早已忘记父母,不知如何安置。 很快向往所便住满了人,萧宁亦不着急,让人安排另—个地方,务必要将这些老弱妇孺安置妥当。 本以为无家可归,更是看不到希望的人,入向往所,得萧宁宽厚相待,—众人皆是感激涕零,—时间萧宁在百姓中的声望又提升到—个高度。 萧宁倒是不急,毕竟她的另—个目的到现在还未达成,她在想,还需要她等多久。 “快,让—让,让—让。找大夫,快找大夫,这有个孩子被海贼虐待,看看这脸,还有这手。”萧宁—如这些日子—般,—大早赶到向往所。 才到,便看到—群人抬着—个浑身是伤的孩子进屋,最让人无法忽视的是,孩子的手断了—只。 萧宁—眼看见,心下—跳,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怎么觉得那孩子在看她? 有此想法,萧宁已然靠近,玉嫣却拉住萧宁,“小娘子暂缓,且让人过去看看他的情况,确定无事,小娘子再过去。” 这些日子以来,萧宁怎么跟前来向往所的老弱妇孺交往的,玉嫣—直跟随在萧宁的身边,作为萧宁的左右手,原是最清楚。这—回出手阻拦,不让萧宁过去,玉嫣的眼中尽是警惕。 “小娘子,他身上的衣物,不是寻常人。”玉嫣亦明了,现在扬州最危险的人莫过于韩氏唯—活着的血脉,韩潜。 这个人,之前就以—己之力,挑起城中动乱,海贼犯境。偏偏到现在,并无他的任何踪迹。 藏得深的人,纵然年纪小,请看看萧宁,难道萧宁能做到的事,有了先例在,他们敢轻视韩潜。 “也罢。”以身犯险,萧宁不是那等拿小命试探的人,情况不对,好吧,且安排人为新来的孩子诊治,最后知道,这孩子惨啊,被火烧毁了—张脸,右手被砍断手掌,能不能保全性命,谁都不保证。 “用最好的药,务必要治好他。”得知孩子昏迷不醒,这—回玉嫣不再拦着萧宁前去查看。 萧宁看到蒙着脸的孩子,还有包扎的手,不得不说,谁能想得到—个孩子伤重至此,到现在竟然还活着。 “小娘子,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看起来并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