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08节 (第3/3页)
萧宁是必须的,如何运作,这是他们的事。谁的表现更好,显露本事,这就是无声的较量。 “唐公,宋公,来得挺早。”碰面了,如何能不打招呼,打了招呼,何尝不是想看看对方的意思。 “诸位莫不是忘了,我与萧小娘子略有交情。”此话十分坦率,唐师何尝不是借此表明态度。 这做戏啊,总不能只有好人,没有对比。 宋辞显得十分幽怨地道:“是啊,当日若不是因为唐公同萧小娘子另有交情,冀州是何模样,可是未知之数。” 不难听出他的怨恨,冀州内的人自是想起另一桩事,先前宋辞有何打算? 借雍州的势力,独占鳌头,成为冀州的领头羊! 可惜算盘打得太精,雍州不上他的当,人家不仅不上他的当,更是借唐宋两家争冀州这大好机会,趁机让他们将冀州拱手送上! “听宋公说来,似甚是不满萧氏接掌冀州?”唐师突然犀利地一问。 宋辞气愤地道:“怕是唐公有此心吧,何必倒打一耙? “纵然我对萧小娘子行事多有不满,明明已然唾手可得青州,偏一再饶过那简明,可冀州已然由萧氏执掌,再多的话,不是我们该说的。” 言尽于此,有人连忙地附和道:“宋公此言差矣。冀州虽由萧氏执掌,总不能独断专行,无我等世族进言之地。若如此,我们断不能容。” 显然因宋辞一番话,众人也不再藏着掖着,纷纷表态,都是对萧宁战术的不认可。 第61章 弃兵而逃者 唐师和宋辞一眼扫过说话的众人,自不能忽略不作声的人。 “诸公,战场瞬息万变,我等皆不善战事,还是不要指手划脚的好。”有人小声地提了一嘴,听起来完全不赞同有人到萧宁的跟前说三道四。 “贾公此言差矣,我等虽从未上过战场,总是比那萧小娘子年长。萧家也并非家中无人,不知他们如何放得下心,叫一个小娘子应对青州事宜。” “正是。一介稚儿,又是小娘子。萧家算是为这么一个小娘子费尽心思了,竟然将诸多功劳归于她身。” 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是对萧氏或是萧宁的不满。 那一位相貌平庸,放人群里无人问津的人提点一句罢了,结果被群怼。行吧,他闭嘴! 一群人都不带脑子。 既明白萧宁是位小娘子,换作谁家舍得将功劳归于她身? 既不能让她出仕为官,显祖扬宗,换了萧家哪一个郎君立下这等功劳,必能让人平步青霄,何至如此? 难道不是更证明了萧宁身上背负的名声,定都是实打实的? 那么萧宁现在应对青州,三擒三放简明,必有深意。 一群不懂兵事的人,以为比萧宁年纪大,多吃了些饭就比萧宁厉害? 真要是有本事的人,冀州现在就不会是萧宁代掌! 某位越想越觉得往后离这群自以为是,认不清现实的人远些的好。 “贾公。”唐师上前一唤,宋辞已然招呼其他人坐下,独这一位满脑子想法,正考虑如何远离蠢货的人,一时成了众矢之的,唐师一提醒,这位贾公立刻回过神,“唐公。” 世族中也是有级别的,唐师无疑是最上层的,这位贾公是最末端,素日两人并无往来。 今日碰面,难得遇见真真的聪明人,唐师想到萧宁一直喊的口号,有人才不能放过,唐师即动了心思。 “唐公。”贾公十分沉得住气,按理来说能跟唐师这顶流的世族接洽上,该激动激动,不想他却不卑不亢地作揖。 “尚未请教大名。”唐师不以为然,既有相交之意,自以礼相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