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页 (第2/2页)
嘉宾们迎合当地特色,用启动资金在这里开一家店。什么类型的店都可以,只要能满足嘉宾们四十天自给自足的生活,就算经营成功,为当地的慈善机构捐出一笔慈善金。 其实开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使是有节目组的帮助,能将店面、装修、营业执照等等问题轻易解决,用四十天从有想法到走上正轨,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大抵还是有些明星效应,才能相对顺利的。 我和陶诗赶上了最后一期节目的录制。常驻嘉宾的店已经步上了正轨,我们便只用帮点小忙,维持店面运营。 当然,过来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和常驻嘉宾聊天也十分重要。 到达现场,和节目导演接触之后,便正式开始了录制。 我习惯于采访或者录制节目的过程中,将手机先交给小戴保管,免得影响到工作。但是这一次,导演要求我直接拉着行李箱进入店中,尽管我们先前已经沟通了许多细节,可仍要表现的越自然、越陌生越好,以保证综艺拥有“真实感”。 这么看来,手机什么的自己带着就好,交给小戴反而显得刻意——尽管小戴和一众工作人员就在摄像头后面站着。 我从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综艺节目,来之前做了点功课,抽时间看了几期往期的节目,也去了解了一番常驻嘉宾的具体情况。 综艺的确十分有趣,很适合消遣娱乐。 常驻嘉宾一共有六位,四男两女,分别来自影视歌、导演、运动员各个行业,年龄、脾气、性格各不相同。这一季,结合当地冬季也温暖如春的特色,他们经营的店面是民宿,招揽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我刚刚踏入民宿的院中,便看到一位熟人正蹲在墙边锄草。 他看到我,立刻笑着站了起来:“是何枝啊,听说这期嘉宾是你,我期待了好几天呢!” 我笑了一下,朝他打招呼:“连哥,好久不见。” 连阳是我合作过的演员,大了我十岁左右,科班出身,从入行起便一直在出演正剧,演技十分精湛。我们共演的那部年代剧,我拿到了最佳男主,他也拿到了最佳男配。 我获得视帝这个头衔,离不开导演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也得益于他这样的优秀演员倾情配合和演出。正是因为有无数优秀的人一起努力,才能打磨出那样一部完美的作品,获得大众和业内的认可。 我们关系尚可,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总觉得也不久。”连阳把手套摘下,抖了抖上面的泥,“上次见面是半年多前?” “好像是的。” 他笑了笑,面容俊雅儒和:“你还是跟以前一样,来,先进来吧。”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