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_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2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221节 (第2/2页)

,那些先生对象棋的评价这么高。

    他本来弄出来也当是一个娱乐。

    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离不开精神文明的,一但失衡,就会造成很多可怕的结果。

    莫少珩弄出这些,也是为了丰富一下凉京百姓的生活。

    生活的美好分两种嘛,物质和精神,齐头并进才是理想状态。

    听到的人都愣住了,纸上谈兵?

    别看纸上谈兵似乎是一个贬义词。

    但那也得是读书人,得会谈才行。

    对读书人稀少的凉京来说,这可是个稀奇事情。

    不由得专心看了起来,这一看可不得了。

    棋盘以“界河”分成了两部分,每一部分是多个九宫图组成。

    难道还暗合道家的奇门八卦?

    看似简单的一张图,竟然暗藏玄机。

    双方有“帅”坐镇,双相分列,百官星罗棋布。

    这不就是整个朝廷嘛,又如行兵打仗。

    每个棋子有自己的行走规则,和现实打仗有颇多相似之处。

    越看越惊讶,其中的智慧实在太惊人了。

    每走一步都得思考如何应对,以及后招。

    “莫少珩是如何想到的?”

    莫少珩要是知道百姓在想什么,一定会说一声惭愧,这可不是他的智慧,他不过是按部就班罢了。

    算是让华夏的文明,在这个平横的时代,再现光芒吧。

    华夏文明,始于炎黄,贤于尧舜,烈于商,礼于周,太多璀璨的光辉震惊上下五千年。。

    对于凉京的百姓来说,如果说三街之战是动态的军演,那么象棋就是静态的军演,只需纸上相斗。

    可不就是纸上谈兵。

    一时之间竟然看得出了神。

    也看得入了迷。

    在现代,大爷们围在一起下一盘象棋,那也是声势浩大得很。

    这下棋观棋,似乎都各自有各自的乐趣。

    一时之间,纸上谈兵的游戏,在凉京城中议论纷纷。

    规则稍微有些复杂,但也只要认真学学,也并非多难。

    只是,仅仅的一张不大的棋盘,却有着千般的变化,万般的应对手段。

    实在容易让人沉醉。

    原本还仅仅是看小学童下棋的凉京百姓学会规则后,就有些忍不住了。

    三街之战,他们不可能组得起战队,每次看看也就罢了,但这个象棋他们可以啊。

    这绝对是一个更加进一步的全民娱乐节目,他们还不知道,连朝廷的百官和圣人,现在都在开始研究这个象棋了。

    古时的朝代,有很多旗风颇盛的朝代,都是有棋官的,主要职责,就是陪圣人下棋。

    棋,是一件十分雅趣的事情,还能提高思考能力呢,算是一种有趣又能锻炼脑力的项目,作为学生的话,课余下下棋其实是十分不错的,就怕有些老师连这一点乐趣都禁止掉,成天让人背课文。

    而这时,乌衣巷的杂货铺也开始传出了有象棋出售的消息。

    众人:“……”

    莫少珩还真是不放过一丝一毫赚钱的机会。

    其实莫少珩也没有想到,象棋能这么快被接受,估计是有三街之战这个真实的小型军演在前的愿意,有抛砖引玉的效果在,后面的象棋才这么快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他的课外兴趣小组,好像发展得有点迅猛了,都走出学舍了,所以干脆多做了一些象棋来卖。

    出售的象棋,分成了两款。

    普通款,这是提供给普通百姓的。

    还有就是典藏款,这是专门给贵族设计的,材质和制作的精细度有所区别。

    没过多久,经常就能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下象棋的场景。

    有时候,小学童们会被拉去下棋,看着年老和年幼者对弈,也挺诡异的。

    与此同时,“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规则也传开了,一开始,观看的人多了,总会有人指指点点,多少影响了观看和下棋。

    凉京吹起了一股子雅趣之风。

    其实不仅仅是象棋,莫少珩设计的其他课外兴趣小组的内容,也慢慢走上了街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