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183节 (第2/2页)
工厂,经过几个月的加班加点,也修得差不多了。 工人也可以上工了。 没过多久。 原本还在愁给自己孩子买不到读书用具的百姓,突然发现,乌衣巷,还有加盟的街道,开始大批出售纸笔,课本,还有书包了。 数量之多,愣是让人回不过来神。 又没过多久,莫少珩的学生还没有回来呢,凉京城中各处,开始传来了朗朗之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凉京城的百姓,听着隐约的读书声,一时之间如在梦境。 悠悠古城,满城书香。 第65章 素质教育 凉京城,似乎少了些往日的浮躁,多了些平心静气。 满城的热闹繁华,听取读书声一片。 连朝廷的官员,路过的时候,都能抚着胡须,摇头晃尾一番。 齐声的朗读,有一种十分独特的韵味,这是凉京之韵,以后也将是整个北凉之韵。 私塾的先生,在学舍前的黑板上,写下一个个标准的白色的字,教导着下方数量稍微有些多的学生。 学生虽然多,但有了黑板和粉笔,似乎也并不十分吃力。 每一个字也能够教得特别的仔细。 这些先生,其实也是才通过郡试的读书人,看着下面一个个小脑袋,他们居然已经桃李满园。 哪怕以前有些浮躁的贵族,现在担负起了教导北凉下一代的重任,成了修剪枝叶的园丁,竟也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至少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庄肃,稳重,更加的像一个读书人了。 环境改变人,这句话是没有错的。 这些学生放了学,一群一群的,背着书包走在街道上,这时候也是凉京看上去变化最大的时候,不是那种表面上多了几种新奇的商品的变化,而是整座城池的氛围之变。 百姓都不免要多看上几眼,因为……如此多的……小读书人啊。 那种感觉是难以想象的。 路上,还能遇到豆子的广告大队,正抗着宣传的布条满大街跑。 这时,有个小学生突然对豆子行了一个读书人的礼节。 豆子呆萌呆萌地,竟然也停了下来,还了一礼。 周围的百姓:“……” 豆子半响才反应过来,回头看向小货郎,“刚才那小孩是不是骗了我一个礼?” 一群小货郎都笑歪了,“估计是他们在学舍,先生刚教了他们礼节,他拿你练手呢。” 读书人,都是先贤弟子,是为同道。 读书人,施礼还礼,是刻印在骨子里面的礼节。 社会礼节有序,人类尊礼守法,才显得文明,穷山恶水多刁民,其实也是因为少了教化的原因。 豆子也笑出一口小白牙,“世子说,我们要讲文明讲礼貌,要做有素质的北凉好少年。” “我这不是没忍住,直接就还了一礼。” 读书人的确和闲散的游荡人士,有非常大的区别,哪怕在现代,你看在学校的学生,和街头的小混混,也是区别十分巨大的。 这些学生回到家,大部分得帮家里干活。 抗些柴火等,这些活儿他们是经常干的。 只是看着脏了的衣服,赶紧跑去告诉父母,“我这衣服脏了,明天没办法穿了。” “先生说,我们的衣服可以旧可以破,但不能脏不能乱。” “这是对己之礼,也是对他人之礼。” 父母:“……” 不就是让他们洗衣服嘛,怎么还一堆大道理。 家里孩子的变化,有目可堵。 比起凉京城的这种教化上的改变,赵景澄等学生的境遇又大不一样了。 在路上边走边哭,哭得汪汪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