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156节 (第1/2页)
“依旧以三年为期,再次脱颖而出的参加洲考。” “洲考中获胜者,再聚集凉京,参加最后的京考。” “如若能在京考中脱颖而出,方才能入仕。” 众人:“……” 咕噜。 这何止是苛刻?这简直是重重险阻,跟过三关斩五将一样。 能……能顺利通过京考的人,那得是怎样人。 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议。 对于没有科举概念的人来说,的确足够震惊的。 以前都是推举,只需要几个人说你有才能,你就有才能,直接上位就行。 但这科举制度,一层又一层的筛选,跟过独木桥一样。 他们甚至都觉得,莫少珩不是给寒门寻了一条入仕的道路,而是在故意刁难吧。 莫少珩道,“每三年选拔一次,寒门入仕的数量也由圣人和诸位决定。” “而且,你们就不想看看,这么选拔出来的人,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咕噜。 他们觉得选出来的还是人吗? “你们就不想看看,从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贤才,会将我北凉带领向何等繁荣昌盛之景?” “北凉,从未见过山顶的风光,你们就不想去看看吗?” 第57章 天子门生 金殿上。 所有人都在看着莫少珩。 包括变法派,他们一心想着官员制度变法,改善贵族推举制度。 也的确修改了贵族推举制度,所以才导致贵族反抗那么激烈。 但现在…… 莫少珩说依旧保留原制度,在此基础上,为寒门添加了一个科举制度。 北凉施行双规制,两条规则同时生效,最大程度保证了贵族的利益不受侵害。 关键是这个什么科举制度,从莫少珩嘴里说出来,还有模有样的,让人眼前一亮,心神都能沉进去一样。 说实话,还真有点想看看从科举之中脱颖而出的寒门子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莫少珩继续道,“以前,凉京的贵族,最怕去远的地方当官,地方官又苦又累。” “如果选拔出了寒门子弟,可以直接将他们发放到地方上,你们不愿意去的,让寒门子弟去,也算是对他们的一个考验。” “等他们在地方上做出了政绩,再以政绩调升他们的官职,直到调他们回京。” 寒门入仕,的确艰辛,特别是让贵族放开这个口子,更加艰难。 想要打破阶级的壁,注定是要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才行。 所以,莫少珩往艰难的方向说。 这样,才有可能让贵族松口,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打破阶级的途径。 当然,一但贵族肯放开这个口子,恐怕科举带来的影响,是他们也绝对始料未及的。 众人:“……” 别人千军万马杀出来,结果,莫少珩说,将人放地方上去。 没有政绩,连个回京的机会都没有? 咕噜。 也……也太苛刻了。 怎么感觉,不是让寒门来当官,是让他们来吃苦,当牛当马使啊。 像发配到地方当官,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地方,贵族的确是不怎么愿意的,越偏远的地方,生活越艰难。 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若是……若是控制寒门子弟入仕的数量,让他们去干贵族不愿意干的这些苦差事,也未必不可。 其实,莫少珩却知道,在他们看来的苦差事,在寒门子弟心中,却是……可望而不可及。 身在不同的阶级,对一件事物的价值的判断,也是截然不同的。 莫少珩见众人有些意动,趁热打铁的道,“诸位,不若我们今年先尝试一届科举,看看效果如何?” “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