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第62节 (第1/2页)
第57章 大悟 美食是药,是治愈情感的良方。…… 清晨, 窗外的鸟儿喳喳叫,叫声入耳,让人感到愉悦。 村中每户人家屋顶上方这时候后升起了炊烟, 那股烟火味, 将沉睡的村庄唤醒。 孙宝宝站在灶台边,一只手拿着筷子, 另一只手拿着锅铲,锅中的油不停地“滋啦滋啦”响, 紧接着“油炸碳水”的味道就从锅中飘到每个人的鼻子中。 今日两位新员工来得比较早, 到了饭店后像打了鸡血一般把所有的卫生全部搞完,搞完后就一直待在厨房中,时不时看两眼灶台。 “好了,可以吃饭了。”孙宝宝把最后一块烙饼夹出锅,话音刚落,就见那两人迅速放下切菜的刀,两步做一步的跑了过来。 孙宝宝快速盛碗粥,夹起一块饼直接就坐在厨房中吃,接着指着两个盘子说道:“其他的你们都端出去吧, 这边的是韭菜鸡蛋馅,另外一盘是羊rou大葱。” 吴晴晴点点头, 说了句谢谢,就端起一盘烙饼像外边走去。 关萱:“……” “老板,那啥……”关萱表情十分不自然的, 带着些许的不好意思。 孙宝宝明白她在想啥,挥手道:“没事没事,你们出去吃吧,厨房里的东西也做得差不多了, 等会儿我来就好。” 关萱犹豫片刻,见孙宝宝是真心想让她们出去的,便端起剩下一个盘子,三步一回头的走了出去。 她打工打惯了,不像吴晴晴那般没心没肺。老板为了节约时间,在厨房中急急忙忙吃饭。你竟然还能坐到餐桌上慢悠悠的喝粥咬烙饼吗? 也就是孙老板脾气好。 关萱在外闯荡了好些年,见过好多个大大小小的老板,但从没有一个和孙老板似的,一个人做的活就能抵过三位员工。 厨房中这会儿只剩孙宝宝一人,只见她迅速把早饭吃完,然后去小厨房把钵钵鸡蘸料搬到大厨房里,紧接着把阿惠姐刚刚串好的串放一部分到装有蘸料的大盆中。 看着红油油的、洒满白芝麻的汤,孙宝宝拿起一串鹌鹑蛋试了试味道。 嗯,还成! 她满意的点了点头,将钵钵鸡菜牌挂到“今日必点”的位置上。 * 今日周三,宜开工宜动土,老宅门口传来“哐哐当当”的声音。 孙宝宝跑了出去,看眼建设游廊的进度,又跑回去让涛子抬一桶绿豆汤到门口给几位叔叔伯伯们喝。 门口早有人在排队了,眼睛齐刷刷的盯些那边,有人还时不时大声点评两句。 别说,刘三叔听到后还跑到那人旁边和人家交谈,越谈眼睛越亮,甚至当场改图纸。 “哎涛子他爹,那玩意儿是建来干什么的?”张婶好奇问道。 “对啊,在建啥也看不出来。” 刘三叔拿着笔蹲在地上认真画,听到她们问,抬头道:“宝宝说建个廊子,以后排队就在那排,免得还得晒太阳。” “真的?”排队的人都有些惊讶,张婶又道:“也是,宝宝饭店生意这么火,以后没准天天都有人排队。这几天是天气好,要是遇上下雨天,可不得耽误生意?” “宝宝也太能耐了,我听我家阿欣说宝宝饭店上了什么榜……” 外来的在排队的顾客都竖着耳朵听呢,忍不住接话道:“热搜榜。” “是了是了,热搜榜。说是上了那里,比上新闻还好使。” “而且自从宝宝家饭店开了后,咱们村的生意好了不少,像你……”那人拍拍张婶,挤眉弄眼说道:“你家农家乐,每天能挣不少钱吧?” 虽比不过宝宝家,但是和上龙村上屿村的一比,生意算是火爆的了。 她娘家就是上屿村的,听说这段时间每天能有个四五桌人就不错了,可张婶她家,不说是爆满吧,上座率也能有七八成。 张婶“嗐”一声,嘴角明显有些上扬,“也就平平常常,能过日子罢了。”说完,她又立刻转移话题,“你们的民宿不也是吗,我瞧着这每天的客人数,比以前假期时还多。” 她们望天村从前民宿可真比不过隔壁,所以一般家庭只把民宿当副业。可如今呢,好些人都开始装修房子或者加盖房间了,就想着以后能靠民宿过活。 所以这村里开民宿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感谢人家宝宝。 不过她家男人昨天晚上从村长家回来时说了,隔壁上龙村的生意差了不少。宝宝家的菜就是从上龙村进的呢,也不知道上龙村那边是个什么态度。 要是想靠这个为难宝宝那就不好办了。 张婶心中琢磨片刻,想着哪天找个时间去上龙村瞧瞧,瞧瞧那些人是个什么态度。 太阳此刻还没晒到老宅门口,清晨的空气又很清晰,微风吹过,排队时倒也不难挨。 排队的人聊着聊着天,时间也就过去了。 快到八点时,郭鸣带着他爷爷到达饭店,见到这么一长串队伍,心中暗松一口气,还好他之前用金钱打通了和孙宝宝的关系。 “爷,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