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盛夏 第94节 (第3/3页)
我们哪次没给你买! 你要的人我们哪次没给过工资! 这种情况下,为了你的纪录片角落还杵着个摄像机,你现在跟我说水平还是勉强?! 程凉解释:“北上广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里有spyglass ds成像系统,手术更直观,准确度更好,如果有条件,真的没有必要一定要在县里做这个手术。” 院长梗着的脖子缩回去一点。 行,这设备真买不起。 “而且这个手术术前要做3d重建,术前规划的越详细,手术的风险就会越小。”程凉很诚恳,“所以我很不建议您和您父亲在这里冒险。” 院长对这个倒是有话要说了:“这个术前规划你可以和鹿城那边做联合会诊的,之前那个全院抢救的病人,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程凉没接话。 甘老师看着程凉问:“那也就是说,其实苏县医院现在是可以做这个手术的,只是设备上面还跟不上对吧?” 程凉想了想,给了个简单一点的比喻:“这个手术的成功率在北上广大城市,会比在县城做高一倍。” “但是对于病人和病人家属来说,成功率就只有百分之百和百分之零。”甘老师接了下去。 “程医生。”甘老师说,“我就这么跟您说吧,我父亲这个病,如果不在苏县医院手术,他就只愿意保守治疗等死。” “手术了,他可能能活,不手术,我就得在去年母亲病逝之后今年又要送走我的父亲。” “他是不会去北上广甚至不会去市里做手术的,他现在的情况,其实更想做的是去陪我母亲。” “所以程医生,我恳请您帮帮忙,术前协议我可以找律师签,能让我父亲在苏县医院做手术,是他的愿望。” “现在正在拍摄的摄像机也可以作证。”甘老师看着盛夏的方向,“我们甘家书香世家,不是那种会撒泼打滚医闹的人,我在来苏县医院之前,去了全国所有能做这个手术的医院,清楚的知道这个手术的所有风险,在清晰的知道的情况下,我和我父亲选择在苏县完成这个手术,这样,可以吗?” 这段话是对着摄像机说的。 可甘老师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程凉还是没有马上答应。 他到最后都只同意院长想出来的折中方案,先让甘老师父亲入院,先做术前规划,如果甘老师的父亲情况还可以并且肿瘤位置不会太复杂,再考虑是否要进行后续的手术治疗。 按照院长的说法,现在病人有梗阻性黄疸,也一样得入院治疗。 其实盛夏知道,这个手术要是能在苏县做,如果成功的话,对程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就算不成功,病人家属在院长室当着摄像机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其实医生的压力真的会小很多。 程凉不是怕不成功,他是在为病人考虑。 他始终都是这样,最开始计划的十二指肠手术也一直都是这个态度,遇到可以做的病人,他会做,但是他做之前肯定会让病人去选择条件更好的医院,因为好的设备真的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他的事业,始终是建立在治愈病人这个前提下的。 他从没沽名钓誉过。 盛夏有些骄傲。 所以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很配合的吃掉了一个鸡腿。 他们现在晚饭都去三楼吃,因为这该死的隔音效果,程凉现在每天都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把一楼开放出去,这边房子便宜,买两幢楼也不是不行,他当时为什么要突然抠门。 当然,这个念头他不敢说。 说出来盛夏一定会用那种你个败家子神经病的眼神看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