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页 (第2/2页)
未入皇陵,只以正二品安文侯之身份,厚葬于城西翠玉山。 其墓与谢丞相之墓相去甚远,甚至不在谢氏陵园内。 有官员上了折子,提议是否将其墓迁入谢陵,终究也是谢氏的子孙。 一封折子,上达天听,却不得回应。 至此,便也无人再敢提及此间事。 …… 天空渐渐露出鱼肚白,陷在回忆里的女子,被夫君拉回神。 他望着她,已是无声胜有声。 最后,唯有眼泪从他发红的眼眶中落下。 “我改了年号,你开心吗?”殷夜拂去他眼泪,打着手语问。 谢清平握住她的手,于唇畔细吻,含笑颔首。 晨曦从窗户射入,照在殷夜有些苍白却无限骄傲地面旁上,她往谢清平身前凑近些,双手捧起他的脸,让他与自己眸光相接。 她打着手语,一笔一划,认真而庄重。 “朕,要史书工笔,他年论史,但凡论起朕之天下,必有你清平二字。” 远离红尘的山间,犹似仙乡神境。 然而山水如画,也抵不过此间伊人眉目。 谢清平抑制着层层翻涌的心酸与感动,带着两世的情意,问她,“所以,你知晓一切,如何还不愿与我同椁同葬?” “久久,我爱你的。” “从前世起,便不是你一个人独自奔赴。” “我们,是相爱的。” 殷夜望着她,原本骄傲的面容,更加骄傲。 前生后来,她做了一件值得两世骄傲的事。 清平八年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上,女帝下诏,由皇太女监国,掌天下事。 至此,四十二岁的女帝,在执政三十三年后,终于退下冕服冕冠,退居二线。 “若非群臣相留,你直接继位,姨母做太上皇挂个虚名便好。罢了,且缓一缓老臣的心。”承天门前,一生素衣,洗净铅华的妇人,同这世上仅剩的血亲告别,“姨母老了,剩的时日,想一个人走一走。” 她走的路线很明朗,一路北去。 她走过郢都丞相府,走过坞郡祖宅,走过隆北睿成王府,甚至走到北境,翻过衡鸣雪山,走到了曾经的北戎之地。 所行之地,皆是她的疆土,皆有他曾经足迹。 而这一走,便是数年。 数年里,她除了去他待过的地方,感受他的气息。她还在寻一个人。 惠悟法师。 她在知晓确定谢清平遗愿后,曾请高僧,为他二人结个来生。 不想,却被告知,谢清平早已无来生。 “他一心为社稷,功在千秋,如何不得来生?”殷夜问。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