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页 (第1/2页)
验明正身。 她紧挨着棺木,扶棺入城。 十年前,他的死讯从坞郡传来。 殷夜亦是在此地迎候,在此地开棺,命令验明正身。 仵作站了一排,从足宽,身长,肩宽,头围,事无巨细,一一测量,皆与他一般无二。甚至还有她送他的青玉为证。 证明尸体身份。 可是,她就是不信。 如今想来,除了她不信以他那样的性子会纵火自焚,更多的是感应。 她能感应到,他还活着。 在这个世间不为她所知的角落里,他一定还活着。 只要他活着,便是好的。 年岁越久,殷夜愈加偏执。 她想,即便他不配被她所爱,也当被她所厌,所怨。当活着,被她痛恨。 他是她的,爱恨都属于她的。 而如今,亦是感应。 带动她心跳的另一半频率,骤然停止了。 接过书信的一刻,她觉得很是符合他的作为。死于忠君报国,献身于家国天下,是他谢氏百年传承的风骨。 开棺那一瞬,更无需仵作验证,纵是他割面毁容,手足不全,尸身溃烂。但大到他的轮廓,细到掌心纹路,都清晰刻在她心上。 便如此刻,她捏着指尖那一缕发丝,亦都能感受他独一无二的气息。 这朝,他真的死了。 死在被她放逐后的第十年。 女帝扶棺入都城,已让群臣唏嘘。 这恩太重了。 然,殷夜不是这样想的。 她只是以一个妻子的身份,为献身沙场的夫君扶棺。 这,再寻常不过。 然,后头路径,更是让臣民瞠目结舌。也同样让殷夜觉得,是自己想太多。 棺木一路未停,入都城,进宫阙,路前廷帝王双殿,至女帝后宫,终于在琼麟台殿门前停下。 琼麟台。 风雪渐息的冬日里,百官后背愈冷,已然个个回神。 大宁开国至今,历两代帝王。 有谢氏三郎谢清平,两朝为相。自明光元年至景熙五年,整八年,丞相居琼麟台,日益教辅女帝。后搬离回丞相府,至此琼麟台关闭,往后至今二十余年,再无人能踏入。 棺椁在琼麟台前停了一昼夜,到底未能入正殿。 翌日清早,雪霁天情。 殷夜尚且还是昨日冕服,只身立在殿门口,未再上前,只命谢晗领领棺椁回丞相府。 冬日初阳投下阴影,十二赤珠冕旒隔断她视线,棺木远去,她亦不愿再看。 她垂首望着掌心那缕发丝。 原来,这一生,关于他的东西,不是她强要来的,便是她是偷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